|
|
|
地方争夺试验新区隐藏政策博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10:0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27日电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后的国家第三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争夺,成为了今春“两会”的一个热点。《瞭望》新闻周刊分析指出,地方争夺试验新区,其中的悬疑来自结果的判断,也来自“争夺”动作背后隐藏的地方与地方、地方与中央的政策博弈。 谁将主导新经济版图 基于改革释放出的信号,学界对“试验区”的看法掺杂着复杂的感情。以市场经济是由资源在市场中自动实现优化配置的经济为认识的基本出发点,它的理想状态源于自下而上的内生活力,而非主观推动,一些专家在解剖区域经济利益争夺的同时,探究各地申报“新区”背后隐藏的政治潜台词。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凌云认为,地方争夺新区试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仍处于自上而下的改革时期,资源配置权限主要掌握在中央手里,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配置过程。另一方面,各地用改革促进发展、用改革谋划发展的积极性,也释放出自下而上发出的改革声音。一种转变是从过去单纯地从中央要政策、要项目到向中央要整体的发展环境,希望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放松管制,营造一些宽松的综合环境,更多地发挥地方自主性。这也透露了地方近几年经济飞速发展后的一种政策需要。 他同意,在中国市场经济远未完善的今天,推进试验区式的市场探索是有效率的选择,现阶段区域发展只能由点到面,过去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能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看来,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还得把“石头”搬开,但节奏不能一刀切,得先在小范围试验中摸索经验。 不过,赵凌云认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自主权是相当大的,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利益偏差,所以设试验新区要十分谨慎,是要以谋划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布局为战略考虑的,不可分布过多,也不可设置过快。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江国华则从另一个层面透视了地方对“试验区”的争夺。他说,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离不开科学的宏观调控,但宏观调控不能喧宾夺主。在深圳特区试验近30年,我们已然确定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的时候,还用行政赋予小区域以经济特权,不符合市场经济中的普惠制原则,甚至可能加剧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 江国华认为,优惠政策会给小区域带来一定的效益,付出的代价却是牺牲统一规划。中国已进入后WTO时代,新区、特区、开发区的示范作用越来越弱,资本也越来越理性,不是挖个池子就能流进水来。目前,中国四大区域经济板块的战略部署框架已经确定,各地应着眼于将现有的区域发展政策用好用活。不少“申新”的地方本身就有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没有必要在大圈圈里又划诸多小圈圈。 更多的专家都认为,政策的支持有多种方式,国家对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政策支持,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和有帮助的,但更大的支持还在于激发中西部地区内生的发展动力,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动力相结合,才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沈翀 皮曙初)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