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无病被诊出胃炎-后续:医管部门也有苦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10:50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讯(本报特别报道小组)本报3月22日以《无病记者被‘名医’诊出胃炎》为题,对港城“医托”医院门诊大厅拉患者现象进行了报道,报道一经刊出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反映医托坑人的热线不断,并有不少市民呼吁管理部门加大治理力度。管理部门却以治理“医托”存在法律空缺及难以取证等困难向记者大倒苦水。 在秦市这样一座滨海小城,“医托”为何不但屡禁不绝,反而更为猖獗?秦市第一医院保卫科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倒苦水,据他讲,现在活动在秦市的这些“医托”绝大多数都是个别门诊从外地雇来的中年妇女。在对医托进行治理过程中,由于受骗患者很难提供受骗的证据,或者根本不愿意出面指证,而难以对“医托”进行处理。此外,法律缺少相关的处罚“医托”的规定,对“医托”的处罚较轻,起不到震慑的作用,他们曾将4个“医托”扭送到了派出所,不料4人被拘留了15天后重操旧业,并打起了游击。医院只好自己想办法尽量避免患者上当受骗,如在门诊大厅设立警示牌、导诊服务及广播提示等,但这些办法效果不是很好。 据秦市卫生执法监督所的工作人员讲,依照目前的相关法律,卫生执法部门对医疗市场内的违法行为进行治理,主要以医疗机构为中心,“医托”虽然扰乱了医疗市场的秩序,但却不是直接的医疗行为,卫生部门无法对其进行处罚,只能处罚雇佣“医托”拉患者的医院或诊所,然而“医托”行动诡秘,且与相关医院、诊所配合默契,难以抓到现行及获取有力证据,他们也曾在执法中遭遇过医院、诊所拒不承认的现象,因证据难以掌握,他们难以进行处罚。 一位业内人士说,医疗市场管理的部门不少,却各管一摊,难以形成联动机制,这也是使“医托”现象成为顽疾的原因。如何治理“医托”这种损害病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是相关执法部门理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的问题,不能因为有难度就坐视不管,对市民的权益受损置若罔闻。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