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深谋远虑打“桥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1日12:14 扬子晚报

  2007年注定会在扬中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通过国家立项的泰州过江通道将开工建设。

  四面环水的扬中一直咀嚼着交通不便的江岛之痛。从1994年到2004年,他们自筹资金数亿元跨江建双桥,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产和生活环境,但作为全省唯一不通高速公路的县,寂寞和失落仍在所难免——招商引资时一再与大项目失之交臂;53公里的深水岸线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占全市GDP2/3的主导产品——工程电气的升级换代受到制约……

  泰州过江通道北起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经三塔两跨悬索桥过江,与常州市西绕城公路相接,全长61.3公里,其中在扬中境内落地5.6公里。这不仅使扬中告别了“交通边缘化”格局,进入“高速公路时代”,还有利于唤醒沉睡多年的岸线资源,促进全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历史所给予的发展机遇都是有限的。本着这一认识,去年,扬中就责成发改委、规划局、外经局等部门,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全面分析通道建设带来的深远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因群策群力、深思熟虑,扬中打出的“桥牌”既符合自身实际和国家产业政策,也富有前瞻性和创新精神:

  泰州过江通道的建设使扬中发展“潜力股”的岸线资源,迅速变为现实的“绩优股”:各类船舶制造企业和10余家国内外战略投资商,不约而同地上门洽谈合作项目。但手捧“金娃娃”的扬中决策者不是“拣到篮里就是菜”,而是坚持“又好又快”的原则,对岸线资源作出科学而富有远见的开发规划:预留1/3岸线资源,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储备岸线;开发长度仅占岸线资源的40%不到,其余的岸线和滩涂划为自然生态保护区。目前,总投资4.2亿元的镇江兴隆港务有限公司的万吨级码头一期工程、总投资2亿元的江苏柏伦宝船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2亿元的苏洋船舶制造等已开工建设的项目,均接轨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密度达到300万元/亩,符合该市打造“生态工业岛”的目标。

  泰州过江通道就像一根纽带,将水、陆、铁路等运输方式集于扬中一身。为此,该市既立足眼前,又兼顾长远,加快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步伐: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吞吐量的公用码头,以改善港口基础设施条件;建设一批地区性、全国性的专业市场,实现市场与港口的互动互惠、共同发展;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临港工业和仓储物流项目,以繁荣港口, 下转A3版

  上接A1版

  促进流通。同时,应用现代网络技术,突破物流中的信息流瓶颈;配备专业队伍,构建运转通畅、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早已成为“国家电力电器产业基地”的扬中,受制于运输条件,工程电气产业链一直难以延伸。借助泰州过江通道的建设,该市引进韩国客商投资兴建江苏现代南自电气有限公司、德国和土耳其客商投资建设镇江诺伊费德船用设备有限公司,中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1万千伏变压器项目,生产大型工程电气,不仅使工程电气产品结构更为合理,效益也更为显著。

  泰州过江通道接线立交口位于扬中东南地区。考虑到大桥建成后萌生的“诱发性”经济拉动作用,该市提前调整城市发展规划,将城区的发展重心从原来的向西推进,变为“西延东进”;投资12亿元,延伸三条城区主干道路,新规划6条道路,实现城区与桥区的无缝对接;投资8亿元,完善东南部基础设施建设,以便于“桥、港、城”联动。

  在抢抓机遇之际,扬中还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发展环境不优,吸纳集聚能力不强,不仅不能有效地接受外来辐射,而且很可能会加速人才、资金、企业的外流。因此,该市正加强城市设计,优化城市形象;加大投入,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服务环境。

  扬中,这块弥漫着自立自强、开放进取气息的土地,凭借上述匠心独具的一组“桥牌”,必将呈现出别样的迷人风景。

  董超标 严锋 顾永生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