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上忏悔见义不敢为引热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07:41 北京日报

  本报讯据《新闻晨报》报道,“我向你道歉,我做了件令我后悔不已的事,希望你能原谅我的懦弱和自私。”近日,上海大学学生范司(化名)在该校的一个论坛上向一名被盗女子道歉。他为自己眼看小偷行窃得逞而没有上前制止的行为忏悔。他的这封忏悔信,立刻成了学生热议的话题——“见义勇为”,为与不为?如何为?

  在这个名为《MM对不起——目睹小偷》的帖子里,范司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事发时,他走在一个路口,突然发现一个人鬼鬼祟祟地跟在一个青年女子后面。“仔细一看,发现那个人正在割她挂在书包上的手机链。我当时本想马上喊一声,但是一刹那间却犹豫了:我经常要路过这里,上前提醒的话会不会被这里的惯偷报复?”最后范司眼睁睁地看着女子的手机被偷走。

  小偷成功行窃后,范司马上去提醒那名女子。“她当时让我陪她去找小偷,而这时我再次退缩了,借口没看清楚。”那名女子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当她转身的那一刻,范司称,后悔就涌上心头——由于自己的“懦弱”,两次见义勇为的机会都错过了。

  事发当晚,范司失眠了。

  他在忏悔信里这样写道:“极度自私和懦弱占据了我的身心,一路上我都在思考,为何自己变得如此麻木,如此冷漠……三年大学生活到底学了什么,心中的正义为何永远停留在口中……”当晚,范司不断责问自己。最后他写下忏悔信向被盗女子道歉。尽管被盗女子不一定看到帖子,但范司希望通过向公众忏悔的方式,来消除沉重的自责压力。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章友德教授认为,在我们传统教育中,见义勇为是人们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规范。“现在道德实践与道德教育存在比较严重的脱节。”章友德教授表示,整个社会应该重新构建新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结合体制,而且我们的教育者应该作出表率,不能把道德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