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各界人士送别毛岸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16:3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2日电(记者 李宣良)昔日空旷的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显得是那样拥挤。2日一大早,前来送别毛岸青的数千名各界人士就将这里挤得水泄不通。

  层层叠叠的花圈、挽联,一直从礼堂里延伸到院落外。走完了84年人生旅程的毛岸青,身着已经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头上戴着缀着五角星的军帽,身上覆盖着一面鲜红的党旗,安卧鲜花翠柏丛中。

  毛泽东主席和杨开慧烈士的这位次子,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23日4时20分在北京逝世,遗体在2日火化。

  礼堂里庄严肃穆。“沉痛悼念毛岸青同志”的黑底白字横幅悬挂在正厅上方,横幅下方是毛岸青身着军装的半身遗像。毛岸青的夫人邵华,儿子毛新宇,妹妹李敏、李讷等亲属敬献的花圈摆放在遗像前。

  低沉、凄婉的哀乐声中,社会各界人士,上至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向他的遗体深深鞠躬。来自俄罗斯、日本、古巴、越南、坦桑尼亚等国的国际友人,也走在长长的送别人流中。

  “虽然毛岸青没有显赫的官职,也没有大量的财富,但他值得我们深深怀念。”特地从河北邯郸赶来的当地毛泽东思想学会副会长赵凤章说。

  毛岸青的一生充满坎坷曲折。他于1923年11月23日生于湖南长沙,在他7岁时,母亲杨开慧被反动军阀杀害。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弟弟毛岸龙三人,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营救和安排下,秘密转移至上海,不久毛岸龙因病早逝。

  毛岸青和毛岸英在上海流浪5年之久,靠卖报推车艰难度日,受尽了反动军警、特务、洋人以及地痞流氓的欺压和毒打。当他得知叔叔毛泽覃遇难的消息后,在街头愤怒写下“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被外国巡捕打伤头部,幼小身心受到很大摧残。

  毛泽东一家为中国革命牺牲了6位亲人。

  1936年,毛岸青和哥哥被党组织送到苏联学习。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毛岸英主动要求参军上前线,毛岸青积极参加挖战壕、砍木头、运伤员等支前活动。2005年4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毛岸青和其他20多位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的中国老战士,被俄罗斯政府授予纪念章。

  1947年9月,毛岸青回到了阔别10多年的祖国,随后遵照父愿参加了黑龙江克山县土改试点。期间,他充分发挥自己精通珠算和会演奏多种乐器的特长,想方设法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深受群众欢迎。

  1949年7月,毛岸青回到北京,在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列著作编译室任俄文翻译,他参与翻译了包括《列宁全集》在内的10多部马列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同时,他还翻译和介绍了多部俄罗斯文学和理论作品。

  毛岸青夫人邵华眼含泪水,默默地与前来送别岸青的人握手。

  在共同生活的47年里,他们怀着对父亲毛泽东的深厚感情和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先后共同主编了纪念文集《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大型纪实丛书《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参与策划摄制了《杨开慧》等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纪念文章。

  毛岸青一家非常热心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毛岸青和邵华、儿子毛新宇多次重走长征路,到革命老区、工厂、农村调研,并以多种形式帮助失学儿童,支持创办了多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午10点不到,放在礼堂门口供人们领取的1万册介绍毛岸青生平的材料,只剩下不到一半了。这份材料这样评价毛岸青——“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党马列著作优秀俄文翻译家,著名的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23,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