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三级”农业服务网为民办实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5日08:15 南海网-海南日报

  本报牙叉4月4日电(特约记者唐崛 记者孙乐明 通讯员钟少勇)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福才村农民符建保一大早就来到了他的那9亩多的田地,按以往这个时候,他应是肩扛锄头,可今天,除了戴一顶草帽外,却两手空空。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他是来配合乡政府的机耕队替他耕地种甘蔗的。他指着眼前一辆大型拖拉机说,现在种地轻松了,整地用的是机耕,种庄稼选的是良种良苗,除草用的是药物。省时省力又高产。

  与符建保一样,今春,白沙的农民要是大规模种甘蔗,只要与自己所在的乡政府打一声招呼,用不着亲自下地,乡里的机耕队就安排时间替他机耕。

  白沙县委书记王积权告诉记者,为发展现代农业,白沙构建了新型的农业服务网络,每个乡镇建立一支机耕队,每个行政村定有一名农技员,每个村民小组都有一名联络员。这“三级”新型农业服务网络大大地提高了白沙农民规模化、科学化种地的积极性。

  白沙的农民规模化、科学化种地,不仅有机耕队的帮助,新技术示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的服务,也纳入政府公益服务范畴,由政府埋单,免费为农民提供服务。

  白沙农民对这“三级”新型农业服务网络评价颇高:这种服务不但方便,而且种地变得省工省力省事了。

  据了解,白沙在外务工农民已达1万多人,外出务工农民占全县农民近20%,剩下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是40岁以上的男子和35岁以上的妇女,有的家庭甚至只有一个劳动力。针对这种情况,白沙县委县政府进行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农村服务功能,着力构建面向农民的政府公益服务。

  白沙农业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白沙“三级”新型服务网络真正体现了白沙各级政府的公益服务。为提高服务质量,今年初,白沙拨出20多万元资金,购回两部大型拖拉机,作为机动用,为全县各乡镇甘蔗下水田机耕作业服务。同时县政府还专门下拨一批资金到各乡镇的机耕队,确保机耕队为农民服务的经费。此外,县里还从农业部门抽出农技员配同乡里的农技员进驻行政村,如村民需要农业技术援助,由村民小组的联络人联系协调,农技员上门提供免费服务。

  据了解,目前,白沙在今年的甘蔗生产中,为农民免费机耕6000多亩田地,占全县甘蔗面积地农民的12%左右,需要机耕的甘蔗田地几乎得到解决。甘蔗、瓜菜、橡胶、木薯等农作物良种良苗覆盖率达90%。农业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覆盖率达8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3.6%。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3%。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