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电话成市民抗癌热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08:30 南京晨报

  几乎每天,59岁的严志飞都接到癌症患者们打来的电话,来跟他交心,学习抵抗癌症的精神方法。已经患癌8年的老严,不仅自己坚持抗癌,还帮助了上千的癌友,成为给癌友们进行精神疏导和帮扶的义务志愿者,而他自己家的电话,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抗癌热线。

  患癌住院被门卫拒之门外

  1998年年底,老严一直咳嗽,吃了一个多月的感冒咳嗽药都没有好。无奈,他在单位卫生室的建议下去外面的医院检查身体,这一检查,医生说可能是肺癌,让赶紧去大医院复诊。

  得到消息的老严,一点也没有慌:“我以前年轻的时候得过肺结核,所以早有心理准备。癌症就癌症,有什么了不起!”老严一脸轻松地回到了家里。妻子吴晓玲急切地询问他得了什么病。怕妻子知道他病情后担心,他挥了挥手说:“没事,小毛病,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二天,老严一个人跑到江苏肿瘤医院复检,医生最终给出了肺癌中晚期的结果。他很平静地一个人住进了医院接受开刀治疗,直到上手术台前,妻子因为要签字才知道丈夫是得了癌症。

  “老严太平静了,平静得我都想不到是这个病。”吴女士说,老严从知道自己患了癌症,到后来一系列的治疗都是从容面对,没有任何抱怨。

  老严在肿瘤医院做完手术后拆线的第一天,她陪老严出去散步,晚上返回病房时,门卫拒绝给他们开门进入。“你是哪里的人,外人这么晚不能进病房了。”门卫怀疑地看着这对夫妻。

  “我就是楼上住院的病人啊。”老严笑着说。

  “怎么可能?哪有肿瘤病人像你这么健壮的?”门卫看着一米八个头、精神抖擞的老严质问。无奈,老严详细报出了病床号,经过护士的核实后才得以进入。“你看,连门卫都觉得老严不像癌症患者。”妻子说。

  家中电话成抗癌热线

  “对于癌症,既要从生理上重视它,也要从心理上藐视它。”几年来,逐渐恢复了身体的老严,慢慢总结出了一套从心理上战胜癌症的方法,他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写成文章,投给一些报纸和杂志发表。

  2004年的一天,一位得了癌症的同事叶某打了电话过来。“老严啊,我哪一天到你家来跟你交流一下啊。”这位同事在电话里只是简单沉重地说了几句话就挂断了。老严知道,同事肯定患了跟他一样的病。

  第二天,不等叶某上门来,老严就带上水果,带着自己写的抗癌心得方面的文章到老叶家看望他。“老叶,化疗可要量力而行啊,多了不行,不能垮了身子。”老严劝诫老叶不要贪图单位提供的医疗保障而过度化疗。

  “后来来交流咨询的人越来越多了。”老严的妻子笑着说,“大家一通电话就先问老严最近怎么样,我说很好啊。他们就开始请教怎么保养的了。”癌友们知道开朗又爱帮助癌友的老严后,时常与他沟通,获得精神上的支撑。老严家的电话,也就慢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抗癌热线,“虽然不是专家,也蛮火的啊,哈哈。”老严大声笑了出来,几乎每天他都接到癌友家属或者癌友本人的求助电话,每个电话他都认真作答。

  为不幸癌友料理后事

  老严不仅接电话,只要在南京市区范围内的癌友,他必然要抽空去看望一下。这样,他结识了许多同甘共苦的癌友。不久,他被癌友们推荐为“南京癌友康复协会”的副会长。

  2005年秋天的一个午饭前,一位妇女敲响了老严家的门。严志飞刚打开门,这位妇女就扑通一声跪在了门口地上:“严主席(严曾任单位工会主席),救救我家老董吧!我们家不能没有他啊!”这位妇女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告诉老严,她丈夫刚刚查出得了胰腺癌,但是丈夫现在思想很不稳定,拒绝接受治疗。

  严志飞了解了情况后,立即跟到他们家,劝导起老董接受科学治疗。经过整整半天的谈心,老严讲述自己的抗癌经历,终于感化了老董。第二天,严志飞亲自带着老董去安徽,找到了一位对老董这种癌症较有治疗经验的专家,进行治疗。

  “但是后来还是没有成功。”老严遗憾地说,因为老董病情发现得实在太晚了,专家没能挽救得住。

  老董去世后,老严主动承担起了料理老董后事的任务。

  “有时候我有点不理解,他整天不是去医院就是去火葬场。”妻子无奈地说,她时常觉得丈夫做的事情都是跟绝症有关,会不会沾了晦气,“现在想通了,我们过得很好!”(报料人余先生领取信息费)

  作者:黄洪连/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