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与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7日13:33 新周刊

  导语:1980年代中期的中国,没有一个年轻人不知道《百年孤独》,每个作家的梦想都是写出一部中国版《百年 孤独》;如今,却没有几个年轻人知道“马孔多”是何物。

  文/谭山山

  1984年,还没有成为作家的莫言读到了《百年孤独》,很是震惊,发出了“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的感慨。 佩服之后就是不服气,“如果我早些知道小说还可以这样写法,说不定我早就写出了一部《百年孤独》了。”

  对于当时正处于“学习”阶段的文学青年来说,《百年孤独》的意义在于,它释放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尤其是 那个奇崛的开头:“多年之后,面对枪决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因为其神奇的后现代叙事效果,成为一代先锋作家争相效仿的固定句式。多年以后,已经名满天下的余华在小说《兄弟 》的开头仍然使用了类似的句式。如果开列清单的话,或多或少受到《百年孤独》影响的中国当代作家有一长串:莫言、张贤 亮、韩少功、余华、格非、阎连科、张炜……

  莫言当时看到的不知道是哪个版本的《百年孤独》,因为1984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同时推出 了各自的译本,区别在于前者由英译本转译而成,后者则直接译自西班牙语本,后来云南人民出版社又出了一个《百年孤独》 全译本。其实早在1979年,学者沈国正(他就是上海译文版《百年孤独》的译者之一)就在一个学术会议上作了关于马尔 克斯创作和生平的报告,而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更是大大促进了马尔克斯在中国文坛乃至大众中的影响。

  按照学者赵稀方的观点,中国现代文坛历来有翻译弱小民族文学的传统,新时期以来对拉美文学的译介更是有了突飞 猛进的发展。这里面,有情感的因素,和欧美国家的强势傲慢相比,同为第三世界的拉美国家更让中国人觉得亲切;而来自拉 美的马尔克斯一举夺得诺贝尔大奖,对中国的作家也是一个鼓励和刺激。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情况和“五四”时期类似,中与 西、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再次成为人们思考的命题,人们需要可供借鉴的样本。当时文坛对拉美文学的兴趣主要集中在魔幻现实 主义上,尤其关注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所带来的处理“历史的现代感”以及表现形式的先锋性,而不太关注其中民族文化的成分 。这跟当时国内的现代主义热有关。从作家的角度来说,传统现实主义手法带来的创作瓶颈亟待突破,而得到诺贝尔奖肯定的 《百年孤独》就成了突破口。也因此,作家纷纷模仿《百年孤独》的手法,最极端的,就是对《百年孤独》那个经典句式的滥 用。

  曾有论者质疑余华在《兄弟》开头使用《百年孤独》经典句式的做法,要么是向马尔克斯致敬,要么隐藏着一种阴谋 。当时那位论者还没有看到《兄弟》的下部,否则他应该不会这样质疑。余华套用这样的开头,应该说,不仅仅是向马尔克斯 致敬,而是明白地向读者宣示了他将展示的会是怎样“魔幻”的现实。就像他所说:“和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只能说 是小巫见大巫。”

  但实际上,如果不特别指出,今天新一代的读者并不知道余华《兄弟》的开头原来是套用自《百年孤独》。这本影响 一代人的作品如今面临着尴尬:读者没有看过《百年孤独》,是因为书店里看不到《百年孤独》的中文版——自1991年伯 尔尼国际版权公约在中国生效后就没有出版社再出过《百年孤独》了。确实有不少出版社想买下《百年孤独》的版权,但都被 代理人开出的5年25万美元的版权费吓退。同时,随着拉美文学阅读热潮的衰退,肯出《百年孤独》的出版社就更少了。

  一个传媒人为自己起了一个“马孔多”的笔名,这个名字会让他的同辈人眼前一亮——不就是《百年孤独》中那个假 想之地“马孔多”吗,他的年轻同事却压根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典故。这就是今天的现实。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