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大:中国难产国际金融中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8日08:25 大众网-大众日报

  “欧洲赢得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句话让不少欧洲人振奋不已。不过,这场所谓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并不是真刀真枪的战争,而是争夺全球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竞争。近日的《华尔街日报》则引用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2/3的人认为,到2015年,全球第一金融中心的位子是伦敦的,只有不到10%的人仍看好纽约。

  金融决斗:伦敦挑战纽约霸主地位

  4月4日出版的《金融时报》称,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股市总市值首次超过美国,双方的市值规模分别是15.72万亿美元和15.64万亿美元。尽管这个差距只有800亿美元,尽管这是一个地区市场与一个国家市场的比较,但对于长期主导全球资本市场的美国来说,却具有相当深刻的政治意味。金融界人士关心的是,在今后的若干年内,投资者会不会把更多的资金投向欧洲?而让美国人担心的是,当全球资本更多地流向欧洲或别的地区,美国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对全球事务随意发号施令?

  3月29日的《华尔街日报》则引用了一项调查结果,有2/3的人认为,到2015年,全球第一金融中心的位子是伦敦的,13%的人认为是迪拜的,10%的人看好上海,只有不到10%的人仍看好纽约。对此,美国经济学家说,近来有关伊拉克、阿富汗的报道充斥媒体,真让人担心美国决策者在这种气氛下忽视了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另一场同样重要的战争,那就是对资本的争夺。

  难掩差距:美元仍是全球硬通货

  据环球时报报道,对于世界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赵海宽教授说,欧洲市值超过美国不是偶然的,但美国在全球的金融地位依然显著。金融市场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除了经济实力之外,还有就是信心的问题。美国这几年都在打仗,赤字比较多,国际形象也不好,投资者对美国的信心有所降低,美国股市的市值比欧洲低,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然而,由于欧洲单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美国相比还是差得很远,欧洲还谈不上对美国构成威胁的程度。尽管欧元区的实力在增加,但美元依然是全球通行的硬通货。

  多方原因:中国目前难有国际金融中心

  虽然有10%的华尔街人士认为未来中国上海会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然而专家对此表示怀疑。以中国现有的制度环境、管理水平、经验与人才等各方面的因素来看,中国还要走很长的路。

  一位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说,金融说白了就是玩钱。中国的市场发育程度还很欠缺,人均GDP总量还很小,人民币还没有自由化,金融体系还处在一个封闭的运行状态,金融效率还很低,国民的财富积累也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多少钱可以玩,玩钱的规则手段等也欠规范。在与外国同行交流时,对方普遍的看法就是中国国内的政策变化大,政策的透明度也不高,他们在国外经营时考虑的是市场风险,而在中国经营时还要考虑政策风险。即使谈到上海成为金融中心的问题,他们也普遍认为这不是上海一个城市的问题,纽约有美国乃至全球的强大资本支撑,有美国完整的金融体系支撑。中国虽然是发展中的大国,但不是发展中的强国。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人重视战略,中国人则对战略重视不够。

  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说,其实国际金融里有政治。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应该特别小心。当年日本经济发展到一个高点时,财大气粗,但是金融上斗不过美国,美国压日元升值,结果日本经济经历了“停滞的十年”。一位高层的知情人士就曾把美国的金融体系比喻成大学生,而中国的金融体系则只是幼儿园的水平。虽然这些年中国的金融水平有所提高,但一定要注意到,国际金融风险已经开始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了。

  (魏娜寇维维林梦叶黄培昭石华)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