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社科院报告称我国公共服务综合绩效水平偏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8日15:00 北京晚报
本报讯(记者丁肇文) 今天上午在京发布的关于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第一份综合研究报告——《中国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6》显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综合绩效整体处于偏低的水平。除基础教育北京达到优秀,一般公共服务上海和北京达到优秀以外,其他各地区各类公共服务绩效等级都处于良好以下。 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和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部分研究人员组成的中国公共服务研究课题组,历时一年半,最新完成了这份关于我国公共服务的综合评估报告。作为课题组的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新推出的《中国公共服务报告2006》,在全面梳理新中国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演进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含8个子系统和165个指标的指标体系。 公共服务综合绩效偏低 报告显示,从投入、产出和效果三方面综合评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综合绩效整体处于偏低的水平。从总体来看,基本公共服务综合绩效优秀级别空缺,达到良好的只有北京和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江苏为一般等级。而从八类基本公共服务来看,一般公共服务、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绩效得分普遍相对较高,社会保障、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绩效得分则普遍偏低,使得基本公共服务的综合评分总体也处于较低水平。 公共服务差距在于投入 课题组研究发现,我国当前政府公共服务整体呈现出“总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效率低水平趋同”的基本特征。总体水平偏低,主要表现为对公共服务投入的增长速度落后于总体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公共服务发展速度落后于整体经济增长速度,公共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落后于公众现实需求。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公共服务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东部整体优于中西部;城乡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公共服务严重短缺;各类基本服务间发展不平衡,相对于备受关注的教育、卫生问题,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更为严峻。效率低水平趋同,主要表现为各地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产出相对效率没有明显差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整体属于“投入型”而非“效率型”,地区公共服务差距主要表现为投入差距。 对策:投入型向效益型转变 在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建议:首先,公共服务是实现社会基本平等和稳定的基础,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矛盾“缓冲器”作用,当前应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树立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观和绩效观;其次,公共服务是收入分配中最基本的公平对象,其在群体间和个体间发挥着同一“起跑线”或“踏板”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快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第三,在我国GDP和人均财政支出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公共支出结构的优化调整,引导财政资金优先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四是建立健全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推进我国公共服务由“投入型”逐步向“效益型”转变;五要在着力解决公众普遍关注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直接关系“民生”的公共服务不足问题的同时,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各部门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公共安全等领域的重视程度,努力促进各类基本公共服务平衡增长。J144 北京各类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等级分布 基础教育 优秀 公共卫生 良好 社会保障 一般 科学技术 良好 基础设施 一般 公共安全 一般 环境保护 不足 一般公共服务 优秀 基本公共服务(总评) 良好 名词解释 公共服务综合绩效指数:专门用于综合衡量一定时期内对应该提供的基准公共服务的满足程度和绩效水平的指数,其不仅考量实际提供的公共服务对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的充分程度、政府的努力程度,而且还考量实际提供水平相对基准公共服务要求的实现程度。该综合指数由八类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指数(如基础教育绩效指数、公共卫生绩效指数)合成。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