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日大学生同题问卷调查:中日到底有多近有多远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11:39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黄琳报道 中日到底有多近,有多远? 对于两个均用筷子吃饭,以米饭为主食的国家来说,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多余——坐飞机一个多小时便可进入对方的国土,当然很近。 不过,他们之间隔着大海,就像日本人喜欢吃生食,而中国人嗜好烹熟的美味一般,两个国家又仿佛山遥水远。 相较地理距离,心理距离的丈量更有意义。上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35年前中日关系实现了正常化,然而,由于世人皆知的原因,在两国交往合作的前进道路上,时常有风有雨,交集着复杂的况味。 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就必须建立在相互了解、理解、尊重的前提之上。 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日本记者的提问时,提到了中国古代智者管子的一句话——“召远在修近,避祸在除怨”,意思是,要招纳远方的人们,就要先处理好近邻的关系;要避免祸端,必须先消除怨气。他坦言自己4月的日本之行是一次“融冰之旅”,特意提到了希望能促进两国青少年的往来。 那么,两国青年是如何看待对方国家的呢?他们之间能建立互信,消除“怨气”吗?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有何异同?他们面临着同样的社会问题,有着相同的社会关注吗? 为此,2007年3月,《瞭望东方周刊》联合日本《读卖新闻》,分别在中国、日本,共同开展了以中日大学生为对象的大型调查。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探索中日两国大学生对双方国家的了解程度、对社会和世界的了解程度,双方关系的亲近程度等。为达到这一目的,调查内容涉及四个部分:两国青年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度、对方国家的有关知识和了解、中日关系的未来,以及两国青年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共24个问题,其中5个是开放式问题,19个单项选择或者多项选择。 本次调查,日本方面是在3月23日至29日进行的,调查人数为全国1020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女各为510人;中国方面调查是在3月24日至30日进行的,共有987名在校大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男性547人,女性440人。 想起来的历史人物多为政治人物 同为东亚国家的中国和日本,曾有过非常频繁的文化交流。那么,能被对方现在的年轻人记住的历史人物有哪些呢?调查结果显示,两国大学生能想到的对方国家的历史人物,大多是政治人物。 在“列举三个您能想到的中国历史人物”一栏里,毛泽东成为日本大学生首选,接下来依次是秦始皇和孔子,排在第四位的是孙文。而中国大学生能想到的日本历史人物中,东条英机位列榜首,显然,这个战争罪犯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惨痛灾难,在中国青年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小泉纯一郎和明治天皇排第二、第三。 对于这条开放式问题,两国大学生还给出了其他许许多多的答案,但总的来说,日本学生列举的中国历史人物多一些,比如三国时期的孔明、刘备和曹操等都在答案中名列前茅,更有意思的是,20个日本学生中,居然有一个学生知道杨贵妃。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生对于日本历史的了解,主要是近当代人物,他们给出的答案里,没有一个日本古代的历史人物。 两国大学生喜欢的名人,则多为文化以及演艺界人士。 调查问卷中,还让调查对象列举了自己最喜欢的中国(日本)名人。比如,日本学生喜欢的中国名人里,章子怡名列第一,成龙和孔子分列第二和第三,其他的诸如李连杰、刘德华、王菲等都在榜单上。同样,中国学生把最喜欢的日本名人的桂冠给予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文学界泰斗川端康成,高仓健、村上春树、黑泽明等都有多人选择。 双方的印象 为进一步了解两国大学生对对方国家的了解程度,本次调查的第一个问题便直接涉及对对方的印象,共有“非常好”、“好”、“不好也不坏”、“不好”、“非常不好”以及“不知道”六个选项。调查者对于该问题基本上表明了态度,鲜有人选择“不知道”。 日本学生中,有13%的调查者对中国印象“非常好”、“好”,40%选择了“不好也不坏”,选择“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合计占46%。在中国学生中,选择对日本印象“非常好”和“好”的为7.8%,选择“不好也不坏”的为33.4%,选择 “不好”和“非常不好”的比例达到56.5%。 而在“你是否认为对方是值得信赖的国家”时,两国都有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不怎么信赖”和“不信赖”。 这些都从某种意义上说明增进双方了解的必要。 在“您如何评价目前的中日关系”问题上,接受调查的中日大学生中,超过五分之四的人认为“不太好”或“不好”,其中选择“不好”的,均达到调查对象的四分之一左右。这反映了安倍首相去年访华的“破冰之旅”和温家宝总理今次访日“融冰之旅”的现实意义。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