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秒钟 踢门挥棍救人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06:35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特警披露:闪电解救红星路一酒楼劫持人质案成为经典案例

  本报记者 杨柳

  ○案情提示

  红星路一酒楼劫持人质案

  3月16日晚11时许,红星路一段某餐厅内,一外地男子在就餐后,却不愿支付27元餐费,并为此与餐厅服务员发生口角。情绪激动之下,这名男子竟持刀将一名女服务员劫持到包间内,随后赶来的民警与其进行了4个小时的谈判,但该男子一直拒不合作,并要求警方提供现金和交通工具。次日凌晨3时许,成都特警果断采取行动,一举将该男子制服,成功解救出人质。整个过程仅仅用了两秒钟,这也成为特警一大队建队以来用时最短的一次解救行动。昨日,记者专访参与处置的特警,了解了鲜为人知的处置内幕。

  ○独家解密

  包间内女服务员被劫持

  晚上11时30分许,特警支队一大队8名特警迅速赶到现场。此时,市公安局副局长王雄带领特警支队副支队长黎再坤也赶了过来,并在该餐馆一楼成立了临时指挥部。嫌疑人仍将女服务员劫持在餐厅二楼的包间内,两名巡警正在与他交谈,男子的刀一直没有离开过人质的脖子。

  为了查看包间内的实际地形,身穿便衣的黎再坤佯装社区民警走上了二楼包间。为了消除该男子的戒备心,黎再坤在他面前转了一下,表示自己什么武器也没有带,气氛才有所缓和。黎再坤借机打量这个包间:有二十多平方米,摆放着两张大圆桌,包间总共有两扇门,劝说男子的巡警坐在包间正门口,劫持者靠在与警察相距七八米的墙边,用女服务员挡在自己面前。除了正门外,在劫持者右边两米远处还有一扇门,但却被锁得死死的。

  [画外音]

  (特警支队副支队长黎再坤:不论谈判是否成功,特警队员都会迅速研究地形和突击战术,选择狙击点,寻找突击路线,做好战斗准备。勘查地形是行动的第一步,根据地形、嫌疑人和人质情况订出具体的方案。平时,整个大队对反劫持人质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训练,而现场指挥员需要不断评估适时发生的情况,调整营救方案。)

  新情况 男子要钱要车

  与男子交谈中,警方了解到此人姓张,辽宁省新民市人。指挥部让特警一大队副大队长王晓东进入包间与该男子谈判,此时男子不时挥舞着手中的尖刀。为了缓和对方情绪,王晓东问起了张某的家庭情况,对方一开始显得很激动、不想谈,后来才透露,他和老婆吵架后离家出走,身上的7000多元钱却被人偷走了,在这家餐馆里,由于没有钱付账,与对方起了争执,继而事情就演变成这样子。这时,这名男子提出:让警方提供给他两万元钱和一辆车。由于没能与警方达成一致,男子的情绪变得越来越急躁。

  [画外音]

  (特警一大队副大队长王晓东:在这起案件中,警方不能让劫持者离开现场,不然处置会由主动变得被动。 我们在处置这起案件时,过程宜缓不宜急,现场气氛宜松不宜紧,我们尽量避免给劫持者增加心理压力,避免“限令多久时间内投降”“限令走出大楼”等威胁性语言。我们主要以攻心为上,力争瓦解劫匪心理防线。)

  二选一 枪击还是劝降

  此时,指挥部暂定了一套解救方案——枪击,根据特警的能力,要想击倒劫持者是十拿九稳。但是,此时该男子一再表示,他很对不起这名被劫持的女服务员,要拿一万元钱补偿给她。另外,指挥部还考虑到,狙击手使用的枪威力极大,如果出现不规则跳弹,可能伤到人质甚至其他民警。临时指挥部于是决定强攻,就是利用男子右边的那扇门,破门而入实施解救。这个方案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如果门没有在第一时间打开,嫌疑人有足够时间加害人质。

  [画外音]

  (黎再坤:谈判中,男子说自己拿到钱后,要给女服务员一万元予以补偿,“因为她受到了惊吓。”就是男子的这句话让指挥部暂时决定放弃枪击方案,因为我们分析他暂时还不会伤害到人质。成都特警在处理劫持人质事件上,是很人性化的,在保证人质安全的情况下,将嫌疑人生擒是最好的处置方式,成都警方决不会滥用枪支。)

  掐时间 三秒钟完成行动

  为确保解救万无一失,特警开始模拟行动过程。指挥部分析认为,嫌疑人目前的精神一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旦身边有什么声响,他会本能地朝发出声响的地方看,也就会忽略手上的刀和人质,而这个时间大约是三秒钟,也就是说,警方的整个行动要在三秒钟内结束。黎再坤派出了具体执行解救任务的队员——宋晓鹏负责撞门,随后龚平进入房间,用伸缩警棍击打嫌疑人拿刀的手,而房间内的王晓东则趁嫌疑人的注意力被分散时,将人质抢出。黎再坤自信地认为整个过程三秒钟足够了。

  此时,具体行动的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进攻的时机成熟又怎样能让身在后门的队员知道呢?这个任务就放在了包间内的王晓东的身上,他负责发出行动信号,通知一楼的宁峰,而宁峰则用手势通知在二楼后门的两名队员行动。为了不引起嫌疑人的怀疑,王晓东和宁峰约定,将电台打开按三下按钮,电台里就会传来三声电流声,这就是行动的暗号。

  [画外音]

  (突击特警宁峰:指挥部决定,行动的时机成熟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嫌疑人的刀一定是在右手,这能确保警棍在第一时间打掉它;刀在人质的胸口上,不能是架在脖子上的时候,这能避免慌乱中的嫌疑人伤到人质;同时,嫌疑人的注意力必须是集中在房间的几名警察身上。所以行动的具体时间很重要。)

  一警棍 打懵劫持者

  要到包间的后面就必须经过一个餐馆自己搭建的楼梯。在对解救行动模拟了几次后,两名特警队员小心翼翼地登上了楼梯,但是一看到后门外的走廊,宋晓鹏的心里咯噔一下,因为走廊宽不过一米,没有空间让负责踢门的他充分发力,而且宋晓鹏是一米八五的个子,走廊狭窄的空间让他没有空间缓冲,只能完全靠腿的力量踢门。

  [画外音]

  (突击特警宋晓鹏:我当时的压力就是如何踢开门,尽管当时地形对我相当不利,但我知道踢开它的可能性是80%以上。)

  此时,站在后门右侧的龚平能看到楼下的宁峰,并随时等待他发出指令,所以当他看到宁峰朝他猛地一挥手时,龚平马上朝宋晓鹏点了一下头。宋晓鹏朝着门锁位置使劲踹了一脚,“嘭!”门应声而开了,和之前预想的一样,劫持者果然回头朝门口望去,而几乎同时,龚平的身子就像一条黑影,扑进了房间,并挥起伸缩警棍打向劫持者的手臂。此时,劫持男子已经完全被打懵了,手中的刀也被打掉在地上,而王晓东则冲上前去一把抓住人质,将她推到安全地带。

  整个解救行动与之前的预计一模一样,唯一的差别是行动比预计的还少用了一秒钟,仅仅用两秒钟就结束了,成都特警未费一枪一弹便制服劫持者,成功营救了人质。

  [画外音]

  (龚平:作为特警,身体素质的锻炼是必须的,我们的训练量很大,也会有意识地训练手臂力量。)

  任务执行完毕,回到队上的时间已是凌晨4时过。第二天上午,特警队员按惯例讨论这起案件处置上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可是谁又能想到,特警队员将在几天后遭遇更大的考验。请继续关注本报的系列报道。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