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回顾:毛岸青:“凡人”一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11:46 央视《新闻周刊》

  人物回顾:

  毛岸青:“凡人”一生

  没有显赫的官位,也没有傲人的财富,作为开国领袖毛泽东之子的毛岸青,(“凡人”毛岸青)一篇来自于《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似乎更能诠释他的默默无闻。但就是这“平实而不张扬”的领袖之子,却在4月2日本周一离去的这天,得到了数千群众自发的送行,得到了数以万计网民的留言哀悼。重走长征路,资助失学儿童,支援边区建设,毛岸青的“凡人”一生,并不因平凡而被遗忘。

  龚如心:枉然成空

  “他们忙乱,真是枉然。积聚财富,不知将来有谁收取?”《圣经》中的一句话,曾被人用来感慨亚洲第一女富豪龚如心与家翁争夺亡夫遗产。而在本周,这句时隔不到半年的感慨竟然一语成谶,70岁的龚如心因病离世,留下的是与家翁几番交锋得来的400亿元巨额财产。从中年失夫到独撑大局打造华懋帝国,再到和家翁对簿公堂,在世人的谈论中,龚如心这个名字,似乎始终与巨额财富纠缠在一起。而她的离去,也终让这一切成为过眼云烟。

  黄学文:“无力者”的援救

  救助身患白血病的抗洪英雄,这样的善举,似乎只应该出现在收入稳定或者家底殷实的人身上。而在本周,黄学文,一个曾为自己患白血病的儿子跪地乞讨两年的中年人,却在背负20余万债务和儿子每月3000元医药费的生活重担下,捐出了自己乞讨而来的1.6万元零钞。“我可以撑过去,但他却不能再撑。”黄学文可以解释自己的行为,但面对黄学文和他生活濒于困境的家庭,社会又该怎样解释对黄学文以及他捐款对象的救助制度缺失。

  张伟华:“纸”醉“金”迷

  小小彩票,是为公众谋福利还是为个人谋私利?原国家体彩中心法定代表人张伟华在本周交出了并不光彩的答卷。就职期间,屡屡爆出的彩票弊案没能给张伟民敲响警钟,怎样运用彩票收益也不是他注意力所在,唯独打印彩票的热敏纸,却成了他眼中的摇钱树。利用自己的职权,张伟民更改热敏纸进货渠道,将两千多万元专项资金中饱私囊。为纸所醉被金所迷,满载财富的小小彩票,最终给张伟民带来的是公众利益对他滥用职权的控诉。

  主持人:一个人的角色与使命一定成正比吧,绝大多数是成正比的,但有的时候也不是。以毛岸青来说,他的角色足够耀眼,然而他却走向了用平凡诠释一生的道路。而当他离去也才赢得更多的尊重与纪念。从黄学文的角色来看,他更像是被捐助者,但他却赋予自己更大的使命,他也在努力的救人,这种角色与使命的反差同样动人。然而,对于体彩中心的张伟平来说,他的角色与使命却错了位,他的角色原本应该是为民造福的工作者,可他的使命却是为自己造福,于是彩票的面孔在百姓中模糊了,公信力也下降了。好了,该说说《新闻周刊》选出的本周人物了,他是一个很重的角色,并且因此注定要承担更大的使命,他叫曾荫权。

  本周人物:曾荫权——我要做好这份工

  解说词:对于现任的香港特首曾荫权来说,2007年4月2日这一天注定将会改写他一生的履历。就在这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490号令,任命曾荫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这标志着香港未来的五年将依然由曾荫权这位领航者掌舵。在媒体、公众的一片祝贺声中,喜悦之余的曾荫权在他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还流露出一份清醒:“要建立新香港,单凭一己之力是不可能成功的,我希望香港市民与我一起携手,共同为更进步的将来而努力。”

  现场同期声:2007年3月25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行政长官选举

  主持人:现在公布,于2007年3月25日举行的行政长官选举第一轮投票中,曾荫权先生所得的票数是649票。(欢呼声)2号候选人曾荫权先生当选……

  解说词:在香港媒体的报道中,都提及了曾荫权在现场这一刹那间眼睛湿润的细节。眼中的泪水是对两年来特首生涯的感慨,还是对竞选结果来之不易的感叹,恐怕也只有曾荫权自己才知道。而与两年前董建华因身体原因突然辞职而临危受命相比,今天的曾荫权是以“高提名、高民望、高得票”的胜利者姿态成功连任的。面对641票的提名、超过八成的民调支持率以及最终获得的649票,香港主流媒体《大公报》、《文汇报》都用“顺应民意”来点题。“民意”对于曾荫权来说既是他赢得选举的关键所在,也是他过去两年中最重要的关切。

  [现场同期声]曾荫权:亲民就是亲……

  市民希望立法会通过方案……

  在这方面的信念和努力,是跟市民是一样的……

  民意、民意、民意……

  解说词:而对于香港人来说,过去的两年中最大的民意就是经济复苏。在亚洲金融危机、SARS、禽流感等一些列天灾人祸之后,香港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就在曾荫权05年接掌之前,特区公共财政的赤字一度飙升到780亿,平均每一位香港人承担着将近一万港币的债务。对于曾荫权来说这不仅不是白手起家,更是负债累累。面对不得不承受的挑战,曾荫权大力推进“个人游”、积极推广“泛珠三角的经济合作”,并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落实“CEPA”,2006年香港全年GDP的增长达到了6.8%。逐步走出低谷的香港经济恢复了香港人的信心,也让曾荫权获得了公众的支持。两年前一些并不看好曾荫权的香港媒体还将他称为“政坛黑马”,而两年之后这样的报纸也不得不感叹他的“众望所归”。

  [采访同期声]香港特首曾荫权: [字幕:2005年7月接受央视采访]

  香港人相信我做事是有承担力的,相信我做事,如果是答应他们的,我一定做得到。

  [现场同期声]曾荫权录音:2007年3月31日香港电台 ……我想到过往政府官员自视为精英,闭起门来做决定,然后告诉市民,“我已为你们作了最佳选择,大家不用再讨论了”,我知道过往公务员这套信念,是时候要修正了。

  解说:“抛弃精英意识”,这是曾荫权在赢得选举之后在香港电台的《香港家书》节目中最为核心的袒露。在政府内有过40年公务员经历的曾荫权,从推销员到最高行政长官的曾荫权,在这封家书中希望香港的官员们放下身段,走出去倾听民众的心声。

  纪录片同期声:2006年香港纪录片《特首的一天》 曾荫权走访市民……

  解说:在香港亚视播出的这部纪录片中,记录了曾荫权走访市民、了解舆情的镜头,这也让很多香港人看到了平时不苟言笑的“煲呔曾”的另一面。而与两年前以“务实用心为香港”的宣言相比,这一次寻求继任的曾荫权则打出了更为低调的“我要做好这份工”的竞选口号。也许是受到曾荫权的影响,“我要做好这份工”现在已经成为香港社会大街小巷的流行语,很多香港人都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从《香港家书》到竞选口号,也许曾荫权要提醒的不仅仅是自己,也不仅仅是官员,更是提醒曾经以

东方明珠为傲的香港人,现在的香港需要重新打拚、从头做起,从新寻找香港的方向。

  [现场同期声]2007年3月15日 香港特首竞选电视辩论 曾荫权、梁家杰激烈辩论

  解说词:这场香港历史上第一次特首竞选的电视辩论会,引起了香港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在上班时间依然收看了这场辩论。与其说这场辩论是曾荫权和梁家杰两个竞选对手之间的实力较量,还不如说是关于未来如何发展香港的选择较量,谁的构想蓝图、施政理念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同,谁能够成功当选的机会就更大。显然,后来的结果证明,曾荫权赢得了公众的认同。

  [现场同期声]2007年3月25日记者招待会曾荫权我领导的第三届政府是会以新思维解决贫富悬殊的问题,我领导第三届政府是要以务实进取的态度,解决政治的分歧,为实现普选而努力。

  解说词:在曾荫权的施政纲领中,大量还富于民的经济措施引起了香港中产阶级和草根阶层的共鸣,而对于民主政治的改革承诺也让曾荫权与香港不同的政治派别之间寻得了共识,然而这些对于未来五年的香港和未来五年的曾荫权来说还仅仅是个开始,一个机遇与困难并存的开始。曾荫权曾经笑着说,他希望在他离开之时,人们这样评价他:他是个好港仔,做了一个很好的香港梦。然而在曾荫权的办公桌上,又一直摆放着这样两篇报道,一篇的标题是“香港的死亡”,而另一篇的标题是“香港没有新希望”。也许正是这样的梦想和这样的提醒,在让曾荫权和支持他的八百万香港人共同面对香港的未来。

  [采访同期声]香港特首曾荫权:我们需要证明,我们能够克服这些困难,能够证明我们能做得到。香港永远不会死,香港不会没有希望。

  主持人:今年7月1号,曾荫权将正式就职,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这一天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天也是曾荫权第二个特首任期的开始,这一天的香港已经不再像十年前那样的好奇与猜测,兴奋与担心并存,而这一天的曾荫权,也不像两年前就任特首那样显得突然,并有点临危授命的意思。回归十年后的香港,活力重新释放,而特首生涯两年后的曾荫权,也变得更加从容与坚定。但愿这种变化能为二者之间产生更好的化学反应,让东方之珠耀眼夺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