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中日关系融冰更需要日本的热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02:27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樱花的季节,樱花的国度,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带着温暖的春风,时隔7年之后即将踏上改善中日关系的“融冰之旅”。

  众所周知,过去5年,日本前首相小泉不顾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一再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正是这种开历史倒车的错误行径,导致两国政治安全关系充满冰霜,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006年10月安倍晋三出任新首相后,改变了前任的错误做法,寻求打破“政冷经热”的不正常局面,将中国作为就任后的首访国家。对此,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给予了肯定和回应,安倍访华也因之成为改善中日关系的“破冰之旅”。

  中日两国领导人在北京会晤的直接成果是,双方一致同意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上的互惠关系。这一指导性原则确立后,两国关系经历了为期半年“活血化淤”般的疏通,终于迎来了温家宝总理出访日本的“融冰之旅”。

  就今天的

中日关系而言,“融冰”的意义更为深远。假如说,日本领导人造访北京的“破冰”,是在突破前任设置的政治障碍——因为两国之间的“冰冻”本身就是日本方面造成的。那么,中国领导人亲临东京的“融冰”,则更是要进一步消除两国关系正常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障碍。这不仅需要中国人民不计前嫌的博大胸襟、中国政治领袖非常的政治智慧和诚意,更需要日本政府的诚意、日本政府和人民的“热量”,才能够扩大“融冰”的成果。

  从另一方面讲,与日本新领导人的来华“破冰”相比,中国领导人“融冰”的努力,就不单是“成行”所能完成的,“融冰”更是一种“艰难的过程”。中日之间,无论是在历史认识和战争遗留问题上,还是在现实摩擦和对抗方面,都处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复杂状态。这种情况决定了“融冰”过程需要在两国相互信赖的基础上,按照“战略互惠关系”的原则,在政治、安全领域开展新的合作,把经济交流和文化往来推向新的高度。

  中国政府的努力同样也需要日本方面为融化坚冰做出必要的回应。我们看到,最近一个时期安倍政府正在为中国领导人的来访做准备,两国政府部门也在为启动新的经济、

能源合作进行积极筹划。然而,日本社会也出现了令人遗憾的言行,少数不负责任的言论在大吹凉风,显然和“融冰之旅”不和谐,也不利于两国关系的全面改善。

  毋庸讳言,中国与日本有着各自的核心战略利益与发展道路,我们主张构筑和谐的国际秩序与和平的东亚环境,同时又需要坚持我们的政治理念和根本原则。这种政治上求同存异、经济上既坦诚合作又不排除正常竞争、文化上相互促进又保持自己的传统与特性的辩证关系,就是儒家“和而不同”理念在当今国际关系中的具体运用。希望同属于东亚文明体系中的日本,能够理解中国政府和民众的诚挚情谊,在不断的接触交往中增进相互了解,进而达到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创造光明的未来。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高洪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13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