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政经互促”首部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15:32 《环球》杂志

  中日“政经互促”首部曲

  马俊威

  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的重要议程之一,是与日本领导人确认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内涵。作为经济方面的具体措施,中日“经济阁僚会议”将随之启动。

  一波三折

  实际上,早在20多年前,为全面落实“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基本精神,开展全方位双边合作,中日两国政府就已于1980年12月启动了“中日阁僚会议”。

  当时,中国方面有副总理兼国家基建委主任谷牧、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姚依林及外交部长、外贸部长、财政部长等重量级高级官员参加;日本方面也有大藏大臣、通产大臣、外务大臣、农林水产大臣及经济企划厅长官等高官参加。从双方的人员构成来看,经济合作是无可争议的重头戏——那次会议对上世纪80年代中日关系的平稳发展和双边经济合作关系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进入90年代之后,与一波三折的中日政治关系相比,中日经济关系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1998年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两国确立了“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并确定了33个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等方面的合作项目,以此引导中日民间经济合作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当时的日本小渊内阁提出了建立中日“经济阁僚会议”的设想,其主要意图一方面是想将其作为落实经济合作的具体措施,另一方面是想通过“政经分离”方式减少政治关系波及经济关系。

  21世纪以来,小泉纯一郎连年参拜靖国神社,使本来已经获得发展机遇的中日关系明显倒退,中日首脑会晤中断6年之久,政府级别的“经济阁僚会议”自然无法提上议事日程,两国关系出现了“政冷经热”的不正常发展局面。

  2006年10月,接替小泉出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上台后首访中国,沉寂6年之久的中日关系出现新的转机,两国领导人就建立战略互惠关系取得重要共识。作为在经济领域落实战略互惠关系的重要一环,中日“经济阁僚会议”也随之提上议程。

  丰富政府间沟通管道

  中日两国政府已同意创设“经济阁僚会议”,这是计划建立内阁阁员层级的对话框架,以建立多重的政府间沟通管道。该会议将以温总理访日为契机而正式启动。

  探讨的范围包括能源、保护

知识产权等议题。东海油气田的开发问题将成为该会议的主要议题。此外,在环境、贸易、投资等广泛领域,中日也将寻求合作的可能性。大致上,日方的与会人士将包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财务大臣尾身幸次、经济产业大臣甘利明等人。

  与此相配套,在2006年秋季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中日首脑会谈时,双方就新设能源部长级对话机制达成了一致。

  为把民间企业纳入这个政府级别的框架之中,建立更具实效的双边合作关系,此次温总理访日中国有50家能源相关大企业的老总随行,与日本50家石油、电力相关企业的社长在东京举行官民共举的研讨会。其主要议题是日本如何向中国提供能源技术和替代性能源开发技术。日本也会获得进一步在中国寻求开发地下资源、进入中国市场腹地的机会。

  中日版“战略经济对话”

  在世界贸易组织谈判陷入事实上的搁浅状态、全球性多边机制难以发挥现实作用的情况下,针对能源、环境合作等新问题,WTO框架还很难确定新规则。因此,双边政府对话和协定便具有“制度安排”的重要意义。

  在2006年7月保尔森出任美财政部长后,中美迅速展开了战略经济对话。当年11月,中美就具体解决战略层面的经济问题召开了第一次“战略经济对话”会议,这个机制显然具有规定今后中美战略性制度的含义。

  作为地区性大国,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经济关系,特别是如何安排未来的、战略性的市场关系,不仅对中日经济关系,甚至对地区经济关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中日之间建立类似的战略对话关系,便提上了政治日程。中日建立“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经济战略对话便成为重要的制度保证。

  尤其是当前,中日面临东海等安全问题,同时也面对能源、环境等共同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战略性发展问题。这些问题无疑将关乎中日战略性国家利益。如何确保中日乃至地区的发展环境、安全环境,成为中日两国共同面对的新问题。

  中日“经济阁僚会议”既是确保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制度安排,也是具体落实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重要支点,以及丰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具体执行机制。它将重点解决中日能源、环境等未来战略性的市场制度安排问题,解决中日共同面临的新型安全问题。

  显然,中日“经济阁僚会议”带有对未来战略市场关系、能源、环保合作模式,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甚至市场准入规则进行制度安排的作用。其运行状况、达成的结论以及协定,将关乎未来中日关系的基本走向,具有使中日关系步入“政经互促”新时期的战略意义。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从“融冰”到“暖春”有多远

  金熙德

  4月11~13日,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在3月16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曾把去年安倍首相的访华称作“破冰之旅”,而把此次访日定位为“融冰之旅”。

  显而易见,在前几年吹冷中日关系的“寒风”背后,既有冷战后日本国内政治“向右转”和对外战略“向美靠”的原因,也有中日国力对比变化趋势下日本对华防范意识增大的因素,亦有信息化时代两国“舆论政治”环境的影响。

  要“融冰”,一是要止住“寒风”,即中日“要坚持三个文件的精神,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二是要堵住“风源”,即两国领导人要“就建立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内涵达成共识,并建立两国经济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教育的交流和人员的往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融冰”需要耐心与时间,尤其需要由中日共同加温,合力排除各种“致冷”因素。然而数月来,中日双方的温差引人关注,来自日方的“凉风”令人感到了丝丝“寒意”。

  前不久,安倍在“

慰安妇”问题上一度出现的出尔反尔,再次让世人看到“历史问题”的复杂性;《日澳安全合作联合宣言》的出笼,则把安倍在中国周围构筑“价值观联盟”的意图昭示于天下;另外,中日间一些敏感问题也尚未解决,日美干预台湾事务、
钓鱼岛
争端、东海划界等问题都有待于双方进行艰难的对话与磋商。

  “融冰”时期,人们的“御寒”能力更加脆弱,容易陷于期待与失望的恶性循环。目前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民众感情和舆论氛围还是相对脆弱的,其总体温度是“乍暖还寒”,还应特别注意“寒流”回潮。

  如今,走向“战略互惠”已成为中日双方的共同目标。“战略互惠”,关键在于“战略”和“互惠”这两点。推动“战略”关系,就不应只推动经贸与民间交流,而应包括政治与安全关系在内的全方位、全局性的合作关系。“互惠”,就不应是一方受益,一方受损。

  为此,在考虑本国的政治与安全利益时,还要照顾到对方的政治与安全利益,实现“双赢”或“共赢”。中日要想真正构筑“战略互惠”关系,关键要看日本能否改变以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划线的冷战思维、摒弃“挟美制亚、协美抑华”战略。中日关系能否通过“破冰”和“融冰”迎来“春暖花开”,将取决于两国走向“战略互惠”和日本对华“两面下注”这两种趋势如何此消彼长。

  2007年乃至其后一段时期内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将在以下几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显现出来。

  中日高层互访能否经常化,是值得关注的首要焦点。中日政治关系如能继续“升温”,安倍首相就有可能在近期内再度访华,胡锦涛主席的访日也有望提到议事日程。

  “中日战略对话”有待于超越相互试探阶段而进入名副其实的“战略”对话。为此,这一对话有待于在级别上进一步提升、在范围上扩大到如“2+2会谈”那样的机制,其长远目标将是推动两国形成新型战略合作框架。

  东海问题磋商能否取得突破,两国采取增进互信措施、建立防止偶发性冲突机制的进程如何发展,都将是需要关注的焦点。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将继续进行,并将在2008年6月形成共同报告。这将有助于中日间的历史问题最终走向“着陆”。

  日本明年将停止提供对华日元贷款。这标志着“日本援助中国”时代的结束和“中日对等合作”时代的到来。中日能否在高速铁路、环保型汽车、液化煤、可持续能源、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研发与建设项目上开展合作,将是考验新型经济合作关系能否建立的试金石。

  “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已拉开帷幕。2007年日本将邀请千名中国高中生访日。日本还提出了今年实现中日500万人往来的目标。中日还将在影视、体育、学术、媒体等对社会舆论和民众情感影响较大的领域开展更多、更好的交流活动。

  中日各领域交往的持续发展,将推动两国在建设东亚共同体、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构建更加和谐的世界等国际问题上不断增进共识和加强合作。

  观测未来趋势,中日关系有望继续保持“回暖”势头,但也要充分预见到遭遇“冷空气”的可能。只要中日双方保持“破冰”、“融冰”的初衷,就将能经受住“不测风云”,最终迎来战略合作的“暖春”。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12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