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常规到高速的技术关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10:16 南方新闻网 (来源: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孟登科

  实习生黎诚

  与前五次提速不同,从时速160公里到200公里,是质的飞跃——前者是常规速度,后者是高速。

  所以在安全之外,技术问题最为关键。铁道部称:中国已经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列车的提速改造的成套技术,包括8个方面、26项创新成果。为此,第六次铁路提速总投入260亿元,平均每公里铁路花费400万。

  此次提速投入使用的动车,被称为“D”列车。这些首次投入使用的“子弹头”成为最抢眼的亮点。它们被称为“动车组”——通俗地讲,车头之外,部分车厢带有动力。与传统客车相比,其重量也减轻了一半。

  

铁道部负责人在2007年“两会”期间表示,提速的准备工作基本到位,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进行机车车辆的制造。如果在消化吸收后,中国机车厂不能真正掌握高铁机车制造技术,第六次提速将可能受到影响。

  目前,中国高铁机车主要有四种型号:CRH1、CRH2、CRH3和CRH5。其中CRH1、CRH2、CRH5 的设计时速在200公里以上,而CRH3的设计时速在300公里以上。

  专家表示,每次铁路提速都涉及线路改造、机车改进、信号转换等诸多环节。从目前的各部分的准备环节来看,高铁机车将可能“拖后腿”。高铁机车难产,技术转让是主要制约因素,因为国外厂商不会“大度”。因此,中国机车厂与外资高铁的合作,通常都是由外资“高铁”引入几台机车到中国,剩余机车由中国消化吸收后自主生产,对方只担任技术指导。中国机车厂的消化吸收能力,将直接决定高铁机车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1997年4月1日,第一次:睡一觉,就可以从广州来到北京。

  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全面提速。以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等大城市为中心,开行了最高时速达140 公里、平均运行时速90公里的40对快速列车和64列夕发朝至列车。

  1998年10月1日,第二次:广深大提速,铁路终甩“亏损帽”。

  最高运行时速达140 ̄160公里。非重点提速区段,快速列车运行时速达120公里,广深线采用摆式列车最高时速达200公里。到1999年,铁路扭亏为盈。

  2000年10月21日,第三次:上海人可以提前一天吃上新疆的哈密瓜。

  这次提速线路除京九线南北纵向外,陇海、兰新、浙赣线均为东西横向。东西时空距离的缩短,无疑会为西部大开发进程提速。

  2001年10月21日,第四次:合资铁路公司管辖的线路第一次纳入了提速范围。

  刚刚开通运营的哈大线、京广线南段电化纳入了提速范围。条件较好的单线铁路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提速,如汉丹线列车最高时速达140公里。合资铁路公司管辖的线路第一次纳入了提速范围。

  2004年4月18日,第五次:“Z字头”列车开通,夕发朝至一站不停。

  京沪、京广、京哈等干线部分地段线路基础达到时速200公里的要求。直达特快列车在京广、京沪等繁忙干线以160 公里/小时速度长距离运行,“直达特快列车”(“Z”字头)开通,中途不停,一站到底。

  来源:南方周末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