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游览京都将拜谒刻有周总理诗作石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3日13:09 世界新闻报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萨苏 王东

  温家宝总理4月11日下午抵达日本,开始“融冰之旅”访问。根据日程安排,温总理将于13日下午前往日本中部城市京都西郊的岚山参观,拜谒一块刻有周恩来总理诗作的诗碑。日本媒体认为,温总理此次岚山之行,其中藏着一层深意。

  周恩来诗碑是京都名胜

  “雨中二次游岚山,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到尽处突见一山高,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潇潇雨步雾蒙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姣妍。”1919年4月5日,周恩来在京都即兴写下了《雨中岚山》这首小诗。

  1978年,中日签订《和平友好条约》后,在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京都总局会长吉村孙三郎的倡议下,京都日中友好十团体共同赞助,廖承志撰写,《雨中岚山》被铭刻在石碑上。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的前台盟中央主席蔡子民还把诗作翻译成了日语。

  1979年4月16日,周总理的遗孀邓颖超在访日时,亲自主持了诗碑的揭幕仪式,这也就有了今天伫立在岚山龟山公园的周恩来诗碑。

  龟山公园被誉为京都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公园本身就是一片林海中的空地,周围遍植枫树和杜鹃,景色清幽雅致,背靠岚山,面对清澈的大堰川,是当地青年谈情说爱的首选之地。今天,岚山诗碑也已成了京都的一处重要名胜。

  右翼分子曾将诗碑污损

  诗碑底座是一大块圆形石,主碑牢牢地嵌在底座内。诗碑长2米余,高近1.5米,正面刻着周总理《雨中岚山》的诗文,而背面则注明了为诗碑建成而作出贡献的团体和代表的名字。主碑前方,还有一突出碑座的浅色副碑,刻有建立此纪念碑的说明与对中日世代友好的期待。

  然而,很多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诗碑被建得如此结实,其实有一番不得已的苦衷。

  1987年6月25日清晨,一位散步者发现诗碑被泼上了大量的红色油漆,碑身也有残损,当即报警。警方在诗碑周围捡到了数十张署名“日中问题研究会”的传单。日本警方经过调查,并没在注册团体中发现“日中问题研究会”,但通过他们留下的传单不难看出,这是一群费尽心机要阻碍日中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右翼分子。面对这样的情况,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发表谈话,说:“很失礼,是一些无知者干的,并非全体日本人都认同。”时任官房长官的后藤田正晴也说:“这是一小撮无知的家伙干出的行为,这种极其愚蠢的行为令人非常遗憾。”

  经过日方两个星期的修补,诗碑大体回复了本来的面貌,几乎连修补过的痕迹也很难看出。然而,事件却留下了一个尾巴:由于赶工仓促,周总理的签名被错误地修复成了“思”。这个错误,直到一年以后,才被纠正过来。

  温总理访诗碑有深意

  日本友人至今谈起这段历史,仍觉得很不好意思。一来事件的元凶到现在还没被抓住,进行惩处;二来他们也觉得这与一个文明国家国民的作为相差甚远。

  原来,周总理诗碑的维护管理,一直由岚山公园和“周恩来总理诗碑建立委员会”共同承担,没有安排专人负责。经过上述事件,珍视日中友好的日本人不敢再有怠慢,包括创价学会等多个主张日中友好的团体,此后经常不定期地派员到当地巡视和清扫,成了周总理诗碑的义务维护人员。

  日本政坛很多对华友好人士也经常前往岚山表示敬意,民主党前党首、现任众议员前原诚司和众议员山岗贤次等都曾前往拜谒。

  今天的

中日关系,正如周总理诗中所说,正在雨中,不知前途,唯有光明等待追求。因此有日本学者认为,温家宝总理参访周恩来诗碑至少有双重的意义:一是诗碑本身的经历,代表了中日关系的跌宕起伏,过去的损害需要修复;二是周恩来是战后中日友好关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曾和日本政治家一起打开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大门,而中方无疑希望两国能尽可能地重返友好的“原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