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马路文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5日03:24 舜网-济南时报

  到一个国家,只要先看看马路上的情形,你就大体上可以把握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了。

  美国:礼貌谦让是常识

  有“汽车王国”之称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公路交通网,同时也有着完善、高效的交通管理体系和行为规范。即便在人口拥挤、道路狭窄的大都市,马路秩序也能保持井然。美国人很少按汽车喇叭,除非你的车技太差,挡了人家的路,或者提醒你后车门没关好什么的。在美国,“最牛”的车要数校车,这种车一般通体黄色,如果它在路边停下来接送孩子,并打开了延长停靠的指示灯,它左面和后面的车辆都得停下来,直到马路上没有孩子时才能开动。美国人视时间为生命,但在开车的时候却争当君子。

  韩国:用应急灯表示歉意

  韩国人等公共汽车时,即使只有几个人,也会认认真真地排个队,按顺序上车。初在韩国大街上开车,会发现有人插到前面时都会闪起应急灯,开始时我十分不解,后来才知道,这是表示歉意、感谢或请求谅解的意思。虽然这不是交通规则中的项目,但人人都认可,已经习惯成自然。当急于并线时,先打起并线灯,再打应急灯,人家也会让一下。这个做法可能会减少许多马路纠纷。

  德国:马路文明“以人为本”

  刚到德国时,我总会习惯地站在斑马线前等待疾驶的车辆通过,但汽车却主动停下来,开车人打手势示意让我先行,我以为碰上了讲礼貌的人,便摆手致谢。到驾校学车时我才知道,这是行人的权利,无需致谢。在德国,对人的尊重体现在道路交通的每一处。难怪,德国人会说:“车是可以修复的,而人是无法修复的。”一旦违章,驾驶员不仅会被罚款和扣分,其违章情况还会在网上公布,今后驾车、购车和享受相关社会福利都会因此受到影响。除了严格的法规约束之外,民众也很自觉。如在一些著名的汽车公司销售厅里常备有特制的电动小汽车,经常有大人带着孩子在那里“路考”,过关后还发放“执照”,以鼓励孩子从小了解、重视并遵守交规。□得中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