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受"歧视" 控烟才有效? 三类人需率先戒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5日03:56 南方都市报

  奥一网 “60%的烟民想过戒烟,但真正戒烟成功的,不到10%。”在昨天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举行的肿瘤防治周健康义诊上,该院副院长、胸科主任傅剑华指出,让吸烟者觉得自己的行为不文明、不被社会认可,是督促他戒烟的最好办法,因此医生、教师、公务员这三大人群应当带头戒烟。

  据了解,我国2005年即加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广州公共场所禁烟也有着12年的历史,然而控烟效果一直不明显。至于其中原因,傅剑华举出了自己在美国的经历作为对比,“美国控烟成功,因为吸烟者能切身地感受到抽烟给自己造成的麻烦。”

  傅剑华说,在美国法律明确规定,室内严禁吸烟,因此吸烟者必须去到某个很偏辟的小空间里去抽烟,“在那里抽烟,烟民会觉得自己仿佛低人一等。”而且即使你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口中所含的烟味让你在人群中十分受排斥,即使别人不会指出你口气难闻,但厌恶的表情会写在脸上。“抽烟是一件得不到社会认可的行为。”

  对于如何推动社会禁烟,傅剑华认为,除了从文化上入手外,医生、教师、政府公务员这三大人群还需充分起到表率作用。

  “现在有些医生会指出吸烟危害多大多大,让患者不要吸烟,但自己却是个烟民,不利于禁烟工作的推广。”傅剑华认为,医生、教师和政府公务员这三大人群其言行有着较强的示范作用,因此禁烟需从他们开始做起。

  编辑:李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