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工成为“个人捐款第一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5日07:43 荆楚网-楚天金报

  据《燕赵都市报》报道 本月初,河北省邢台市创建全国首个“零缺肢市”行动拉开帷幕,来自农村的“形如乞丐”的普通垃圾搬运工王彦西,虽然捐款只有1800元,却成为“个人捐款第一人”,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日前,记者走近王彦西,走进了他并不寻常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15万借款成“无头债”

  上世纪50年代初,王彦西出生在河北隆尧县大张庄乡小王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由于家庭成分高,他一直没能娶妻,1977年,王彦西到朱庄水库打工挣钱。从那时起,他就决心回报社会。从那一年开始,他每年给老家的村支部汇去1500元,以便捐给当地民政部门或帮助本村的贫困乡亲。

  1982年以后,王彦西从朱庄水库搬到邢台市区,跟年迈的母亲、舅舅和两个哥哥以捡废品为生。尽管挣钱不多,他还是不断向社会捐助。南方发生了水灾,他捐了100元。隆尧县农村一个贫困家庭的3岁男婴严重烧伤,他看完新闻后立即赶到医院,塞给孩子的家人150元。

  十年前,王彦西的大哥把全家人靠拣废品多年积攒下来的15万元,借给了老家的乡政府建工厂。但是,随着母亲、舅舅、大哥以及当事人的相继去世,这笔钱竟成无头债。这件事对王彦西打击很大。他对自己以前捐款的去向产生了怀疑,就停止了每年给家乡汇寄捐款。他找到一位对那15万元知情的村干部,开了一张“捐给国家”的证明。这下他心里求得了一个安慰。从此,他又开始了捐款行动。

  垃圾工的“寒窑义捐”

  有一次,电视上一位主持人的两句话给了他很大的震撼,也成了他以后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捐助几百元,西部就能打一口井,全村人就能吃上水;捐助几百元,就能解决一个穷苦孩子上学。”

  去年他邮寄给当地电视台编辑1200元,请求将钱转交到红十字会;今年,他又给电视台的一个栏目组寄了900元,请求转交红十字会。

  前几年,王彦西与二哥(唯一的亲人)一起,到邢台市一个居委会干起了临时的垃圾搬运工。兄弟俩每月总共能挣700元左右,还要供一个收养的女儿上学。王彦西告诉记者,尽管工作很辛苦,挣钱也不多,但还能糊口,“比起那些残疾人以及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来说,还算幸运得多。”

  多年来,他一直帮助居委会的老年人打扫房间,上房扫,参加清理公共卫生等公益活动。

  黑白电视机成唯一财产

  王彦西一家居住地之简陋,简直到了目不忍睹的地步。能称得上“财产”的,仅为一台旧的黑白电视机。

  王彦西患有白内障,与他相依为命的二哥患过精神分裂症,因为没钱,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养女被政府免除了书费学杂费。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王彦西除了每月给女儿100多元生活费外,几乎不花钱,经常捡吃别人扔掉的剩饭,穿的衣服也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邢台市共有肢体残疾者9万余人,其中缺下肢者2000余人,其中400多人因生活贫困未能安装假肢。为此,王彦西捐款1800元,他还打算过几天开了工资再捐些,他的目标是为残疾人朋友筹捐3000元。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