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红树林,方知北部湾何以如此洁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5日18:16 云南日报

  新华社南宁4月15日电(记者邓亚平、梁思奇)记者近日在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采访时了解到,北部湾海水大部分属于清洁和较清洁水质。专家认为,当地沿海红树林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

  主持编制《中国红树林国家报告》的国际知名红树林专家、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范航清博士对记者说,作为重要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其中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降解污染物。“红树林植物像海绵一样吸取氮、磷等无机营养物,因此科学家认为红树林是无机氮和磷的终结者。”他举例说,在一些有少量生活污水流经的滩涂,红树林长得更好,说明他们能将有害物转化成营养。

  据范航清刚刚向记者公开的《中国红树林国家报告》统计,中国目前拥有的红树林面积为22639公顷,作为三大重点分布区的广西北部湾海岸的数量为8375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37%。

  尽管目前没有红树林净化海水专题研究的数据,但记者了解到,2005年广西北海市两名高中生进行过“红树林预防赤潮作用”的实验。他们利用红树林主要品种白骨壤的幼苗,通过海泥、海水、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样本,经过8个月的实验和观察,证明了白骨壤模拟湿地有净化污水的作用。这项实验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红树林作为海洋“环境卫士”和“海水净化剂”的巨大功效和作用,越来越得到北部湾沿海地区人们的认识和重视。在广西防城港市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梁向荣告诉记者,他们发放的《红树林基础知识读本》已有1万多册,这里每年都有2000多人前来参观并接受红树林科普知识教育、参加种植红树林活动。

  广西北海市市长连友农对记者说,北部湾丰富的红树林资源,是大自然的恩赐,不仅是珍贵的生物资源,也是重要而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在北部湾新一轮开放开发和建设中,不仅现有的红树林要保护好,还要通过人工种植扩大数量。

  作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扭转南中国海及泰国湾环境退化趋势”多国合作项目中国红树林专题的首席专家,范航清认为,北部湾地区目前正处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由于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应从战略的高度,更加珍视红树林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价值和作用,合理规划,加强环保合作,使这一地区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范航清建议,可利用北部湾宝贵的红树林资源,在广西北部湾沿海选择合适地点建立一个海洋生态环境实时监测基地,了解经济发展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进行环境恢复、生态旅游、生态养殖等内容的实验性开发,满足科研、培训、交流的需要,使之成为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示范窗口。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