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迎党代会】精致路网打造京城交通新蓝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6日07:30 千龙新闻网

  来源:千龙网

  

【盛迎党代会】精致路网打造京城交通新蓝图

  千龙网北京讯(记者 柳杰)在飞机上俯瞰北京,纵横交错的环路高速线路总能带给人深深的震撼。平安大街、东西长安街、前三门大街、广安大街等4条横贯东西和西单南北线、东单南北线等3条纵贯南北的主干路,构成京城心脏。向外延伸的3条快速环路、2条高速公路环路,17条快速路放射线和2条快速路联络线,共同构成北京中心城道路系统的骨架。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今天的北京交通,中心城道路初具规模。二、三、四、五环以及八达岭、京开、京津塘高速公路等19条放射联络线组成的城市快速路系统,今年年底将初步形成。总长达到280公里,虽然只占城市路网总长的8%,但却可承担城市日机动车交通量的50%以上。

  《交通发展纲要》勾划北京交通新蓝图

  200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足以载入北京交通发展史的史册。一场非典,市民对机动车个性化交通服务的需求提高;8月24日,北京机动车总量突破200万辆,这比预期的整整提前了7年的时间;10月10日下午,恰逢周末,秋雨降临北京,却给京城交通带来了灾难。

  脆弱的京城路网、急速增加的汽车保有量、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道道难题摆在2003年3月份刚刚挂牌成立的北京市交通委面前,可谓残酷。

  “北京交通的症结在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功能布局以及各项建设实施计划缺乏协调配合。城市规划存在先天不足,是造成目前北京交通拥堵的根源。”国内众多著名院士、专家会诊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通过对北京道路交通现状、问题、症结等的科学分析,结合了一批热爱北京、关心北京交通的国内外顶级交通专家和工程院士们心血的《北京交通发展纲要》草稿2003底顺利编写完成,2005年正式颁布实施。

  《纲要》中所提出的构建“新北京交通体系”,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不少市民在回应记者的采访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乘公交车能选择的线路多了,票价便宜了,车内环境舒适了,堵车情况也好多了。”

  《纲要》的实施于京城交通的意义是非凡的。北京交通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结束了“春秋战国时代”,进入了一个有序大一统的时期。

  打造京城全新路网体系

  笔直宽阔的长安大街、平安大街、广安门大街、前三门大街,划着优美弧线的二环、三环、四环、五环路,贯穿南北的中轴线西单南北线、东单南北线。2003年北京的道路不能说不够好,却偏偏承受不住一场秋雨的洗礼。

  “2002年底北京机动车的保有量是194万辆,2003年212万辆,2004年230万辆,2005年259万辆,2006年底达到285万辆,北京机动化进程进入相当快的5年。”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罗列的数字让人找到了京城交通压力大的原因所在。

  那么,我们的路网格局准备好迎接“汽车时代”了吗?

  “北京的路网是棋盘式格局,有些道路的状况是不错的,可就整个路网而言,我们的道路微循环系统和快速路的联络线是非常薄弱的,这就造成了我们路网功能的整体低下。”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原所长史其信这样认为。

  熟悉北京的人都知道,笔直的长安街、平安大街的另一面,雍和宫、安定门、塔院小区、知春里小区……一个个独立的巨型大院,割断交通,自成体系,形成“围城效应”。而如垂露胡同、大小中府胡同这些老北京胡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宽阔的街道和巨型建筑,整个路网系统的微循环被毁坏,宽阔的马路被无数大院割成断头,集合成为全市交通瘫痪的主因,造成北京路网的流通不畅。

  “完备的路网结构是一个城市交通的基础和先行条件,所以北京市交通委成立之后就立即着手北京网络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下大力气打通断头路,疏通微循环,解决北京路网中软肋,以最大限度发挥路网的整体功效。”刘小明这样看待路网改造的必要性。

  正是在这种坚定的信仰下,2003年一路走来,北京交通人给我们的城市留下了一连串新鲜而美好的记忆:五环路、莲花池西路、东北城角联络线、通惠河北路、丰北路、京承二期、机场高速、首体南路、圆清路等多条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全线贯通;车公庄西延、白云路、五塔寺路、马家堡西路等多处断头路被打通;南小市口路、东茶食胡同、政协东侧路等多条微循环道路被疏通……

  1300余项的路网改造建设,令京城整体路网运行效率提升了30%,道路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大大提高了整个路网的整体效率和通行能力。

  刘小明在谈到未来的路网建设时信心满满:“到2010年,北京中心城快速路系统总里程将达到280公里;中心城主干道网总里程将达到540公里,城市主、次干道网密度由1.5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1.85公里/平方公里。路网总体承载能力将比2003年提高40%以上,基本适应届时的380万辆左右机动车总量的发展需求。”

  推行公交优先 全民“喜刷刷”

  京城的这场疏堵大战,打一个形象地比喻,《纲要》是司令部,路网大战就是后勤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无疑就是这场大战的先头部队。

  2003年起,更换新车、建设公交港湾、增开小区线路、优化公交线网,市交通委一步步在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落到实处。为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公共交通的作用,2004年南中轴大容量快速公交建成通车,极大地解决了沿线百姓的出行问题。为方便百姓换乘,动物园公交枢纽、六里桥综合枢纽、北官厅、光熙门等建成投入使用,使京城百姓享受“零换乘”带来的便利。

  张阿姨的家住在快速公交沿线,以往每天都要坐上40分钟左右的车才能到天坛公园锻炼,但自打有了快速公交,“车况好,速度快,一路畅通,现在20分钟保准能到天桥。最近,我还办了张IC卡,坐一次才4毛钱。”张阿姨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真希望这快速公交线能多开几条,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份方便跟实惠。”

  另一方面,北京的轨道交通建设加速步伐,城铁、八通线分别于2002年底、2005年投入运营, 地铁4号线、5号线、10号线、机场轨道线开工建设,2008年将全部完工,届时北京的轨道交通将达到创历史的200公里。

  2006年5月10日,包括地铁在内的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开始全面刷卡乘车,所有首都的市民进入了“喜刷刷”时代,1000万张市政交通一卡通卡圆了百姓智能公交的梦。

  12月18日,一个载入北京交通史的重大历史时刻。《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见》正式出台。2007年1月1日开始,市民充分享受到了低票价带来的实惠与便利。“北京模式”的公交优先在全国各城市掀起一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热潮。

  公交优先改革的推行,对路网系统整体功能的提升是一个相当大的促进。运送量较公交改革前提升了10%,增加了112万人次。IC卡发行量由06年12月中旬的450万张增加到今天的近1000万张。

  路网改造、公交优先、轨道交通建设,一项项措施力保惠及民众、缓解交通拥堵,北京的交通线路愈发清晰,人们的出行更加有序。60万交通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勾划出愈发精致的北京交通,守护着市民的平安。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