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刀真枪 学生训成软件熟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6日07:41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成都要打造500亿元的产业集群,近年来发展最快的软件产业被寄予厚望。

  第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再次选定成都作为主办城市,为成都软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历史机遇。打造第一大产业集群的光荣与梦想,再一次点燃了成都软件产业群雄的激情之火。

  业界共同认可的一个看法是:未来5年,将是成都整个软件产业综合效益、人才、产品等增速最快的时期。但是,伴随发展而来的一些瓶颈问题也将逐渐呈现。这其中,人才、品牌和市场成为影响整个产业发展的三大关键因素。

  高朋满座,大腕云集。一次国际盛会,在让成都收获掌声和荣誉的同时,也势必会迎来更多的审视和检验。如何突破瓶颈制约,让成都软件产业走上一条科学的、快速的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在第五届软洽会召开之际,本报陆续推出系列调查报道,深度解读成都软件产业发展面临的三大瓶颈问题,探讨破解之策,敬请读者关注。

  这里非常像大学课堂,但没有老师,只有“技术总监”;没有班长,只有“项目经理”;没有辅导员,只有“人力资源经理”;甚至这里连黑板、粉笔、厚重的讲义和课本也没有。

  4月12日,高新区天府软件园B区,现代建筑合围的小院子里,一群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轻声地在走廊里、花台边交谈着;屋内,一名“技术总监”正在讲信息安全,周围坐着一名“项目经理”和32名项目组成员。

  那么,这里究竟是大学课堂,还是软件企业的开发办公室?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先让我们回到4月4日的2007年度第一次外商投资座谈会的现场。

  外商发问

  成都咋招不到软件人才?

  “专业好外语却不好,外语好专业又不好,这两者结合起来的人才在成都很难找。”2007年度第一次外商投资座谈会上,成都欧盟商会、四川英国商会以及成都迈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在发言中提出了同一问题:成都本地缺少国际化水准的软件人才,比如项目经理等。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就希望招聘一名项目经理,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一软件企业老总说。另几家软件企业也纷纷表示,企业求贤若渴,但难以网罗到需要的人才。

  相同的问题,通过不同方式的表达,抛给了一向自认软件人才完全能满足企业需要并且能不断输送给外地的成都,也引起了在现场听取建议的市领导深深的思考:难道成都真的缺乏软件人才?

  调查结论

  校企之间无有效的人才对接

  “成都不缺软件人才!”时隔8天,4月12日,成都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勇面对记者再一次的求证,掷地有声地回答。他的自信,来自充分的调查,和长期对成都软件人才培育与发展战略的思考。

  4月4日,外商投资企业座谈会结束后,刘勇坐不住了。接下来近一周的时间里,他带着成都软件产业推进办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逐一走访了反映缺人才的外商投资企业,走访了成都最主要的几家软件人才输出高校以及实训基地。

  “成都绝不是缺软件人才,恰恰相反,成都有着丰富的软件人才资源。”借助自己的调查基础,刘勇大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7年,成都本地毕业的二本以上大学生估计超过20万人,其中与软件产业直接或间接有关联的就达6万人。按成都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2007年成都软件人才的需求量将是4万人左右。“也就是说,成都的软件人才约有两万人的剩余量。”

  和刘勇持同样观点的,是一些本土软件企业负责人。“外企说缺人,可能和他们对成都软件人才结构的合理化分析不够有关系,也有可能是外企的软件人才招聘还缺乏本土化的一些思路。”成都某软件企业董事长周三义博士分析,尽管在收入上两者差距很大,但本土软件企业招募软件人才的方式更灵活,对本土软件人才结构的掌握也更清楚,对症下药,招聘和录用自然简捷快速。

  “这是成长中的烦恼。”成都软件行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认为,外企认为“成都缺人”,这一现象也是成都软件产业近两年快速发展的客观环境形成的。据来自高新区的统计数据,从2003年起,微软、IBM、Intel、SAP等世界知名软件企业纷纷大举“进军”成都,颠峰、卫士通、三零盛安等本土企业也不断壮大,客观上形成了成都软件人才的大量需求。该负责人分析认为,“这是继2001年以来,成都在第二轮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期遭遇的片刻的需求瓶颈”。

  部分企业在人才使用的构架上不太合理,也造成了成都软件缺人的“错觉”。“软件企业的人才一般分高端、中端、低端三种,但现在很多中端人才被放在了低端位置上使用,比如本来是搞系统分析的,放到了写程序的位置上,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浪费。”

  “三个大量”可以概括出目前成都软件人才的现状:学校培养出大量的人才,企业缺少大量的人才,又有大量的人才找不到工作。这种矛盾要得到解决,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企业必须优化自身的人才结构,减少“浪费”。市信息办副主任杨仕清认为,按照一般软件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分析,一个企业所需的高、中、低端人才的合理化比例应该是1:5:50。“这个比例如果差距太大,就证明软件企业的人才结构有问题,也就容易造成人才的结构性矛盾。”

  随着调查的深入,高校教育模式与产业发展的矛盾也日渐凸显。“学校教育是基于人的,而企业需求是基于岗位的,这就是矛盾。”一位外企成都地区负责人说。

  由此,成都软件“缺人才”的根源性原因显现出来:校企之间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人才对接。刘勇在调查后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对于成都软件产业,缺少的是教育培养体系和软件企业用人体系的无缝对接,“缺少的是一个平台”。

  成都对策

  搭建校企人才对接平台

  回到本文开头的场景,问题于是不难回答。这里既是一个培养大学生的教室,也可以是软件企业的开发办公室。尝试这种对接的,是成都国信安教育基地。

  “这里有10多天的短期实训班,也有3年时间的学历实训班,根据学校、企业以及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实训方式。”国信安教育基地综合办公室主任吕文锦告诉记者,很多高校大四甚至大二的学生都会来这里提前参加实训。记者在国信安教育基地的门口看见,整整两面墙挂满了“实训基地”的金色牌子,一面是成都各大高校授予的牌子,包括电子科大、西南财经大学、成都大学……一面是在蓉软件企业授予的牌子,包括成都微软、启明星、颠峰……吕文锦称,共有40多所高校和100多家企业。

  “在这里,都是真刀真枪地干。”成都理工大学大四学生刘剑来这里当项目组成员刚刚半个多月,很短的时间就让他感受到了高校传统教育模式和这里的根本区别。他指着面前的电脑告诉记者,现在他正在做的是一个关于书店管理的系统,“这可是和一家公司签订了合同的项目。”在国信安学生动手操作的每一个项目,几乎都是真实来自各个软件企业的订单。而且,项目组要得到一个项目,必须制定招投标计划、成本预算等,与其他项目组展开激励竞争,这完全是一个实战的过程。吕文锦说,这样的实训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为关键的是,可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将来毕业,我不愁找不到工作。”刘剑充满自信。

  国信安只是成都解决软件人才教育和实战平台的一个先行者,但它已尝到大甜头---双向软件人才订单今年将突破2000人。

  前景广阔的市场需求,让高校和企业都开始尝试这种人才对接。目前,成都在实训方面已经逐渐涌现出国信安、金海洋、维纳等机构,还有很多企业开始与高校建立定向实训计划,比如IBM与电子科大建立了长期的实训计划。

  刘勇表示,软件人才从高校出来一般需要至少一年左右的实战才能“上手”,而一般的企业考虑到成本问题都不愿意自己培养,而学校也不会承担实战所需要的巨大投资,“为了产业发展,成都有责任主导搭建一个人才对接平台!”

  刘勇透露,把教学与产业有机结合而建立的实训工厂,目前已过了蓝图描绘期,开始进入决策层面。目前高新区正计划组建一个专门进行软件人才实训的学院,整合目前成都软件实训的资源以及软件企业资源、政府资源,让更多高校毕业生或有需要者在进入企业前可以参加实战训练。

  本报记者 庞惊涛 于婷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