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中的湖北武汉和三峡水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6日08:17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记者王成琛通讯员乔桥周长征

  长江第一份整体“体检”报告:总体基本健康,局部不健康,整体呈恶化趋势。

  恶化的表征为:流域内三分之一的城市缺水,在江水中欢腾了亿万年的白豚、中华鲟急剧减少,难得一见;受水生态退化威胁的鱼类、两栖类均达69种,爬行类达54种……

  长江是世界的,是中国的,更是我们自己的。

  保护长江,让我们从身边做起!

  全流域城市污水处理率

  不足30%,1/3城市缺水

  ●武汉被列为5大水污染防治城市●汉江被列为5条综合治理流域

  报告显示,目前,长江干流存在岸边污染带累计达600多公里,岷江、沱江、湘江、黄浦江等支流污染严重,超过40%的省界断面水体劣于3类水标准,90%以上的湖泊呈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

  排污量的增加是导致污染加剧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长江流域的年废水排放量为150亿吨,到90年代末增加到202.4亿吨,10年增加了35%,到2005年长江流域污水排放量已达296.4亿吨。而目前,全流域的城市污水处理率不足3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江。

  污染的加剧让饮水安全日益紧张。目前,流域内人均水资源量已从1980年的2760立方米,减少至2000年的2250立方米,流域内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缺水城市近1/3。

  报告提出了扭转长江水污染发展趋势的防治重点:一是加快5个大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攀枝花)水污染防治;二是抓好5条流域(黄浦江、汉江、湘江、嘉陵江、沱江)综合治理;三是加大“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治理力度。

  同时,各地在实施建设项目的同时,必须严把“环保关”,保证治污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涉及、施工和使用。

  “千湖之省”仅剩“百湖”

  ●汉江湖群50年湖泊面积缩小68%

  ●武汉涨渡湖成为江湖连通的典范 长江湖北段与汉江水质状况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北省有大小湖泊1066个,因此被誉为“千湖之省”,经过多年的建闸、筑坝、围垦,目前一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只剩下181个。

  湖北的现象只是全流域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近50年来,长江全流域共减少水域面积近12000平方公里,仅22个大型的通江湖泊就减少了湖泊容积567亿立方米。20世纪50年代,汉江湖群尚有湖泊1006个,湖面8300平方公里,现在只有309个,湖面已不足2656平方公里,湖泊面积缩小了68%。

  近几十年来,长江中下游绝大部分湖泊失去了与长江的水力联系。湖泊阻隔导致湖泊水流不畅、淤积加重、面积萎缩,调蓄洪水能力下降,加剧湖泊水质恶化、沼泽化和富营养化,天然鱼类等水生物资源衰退。

  每年6-7月,长江武汉段都会出现两次较大的涨退水的过程,此时通过打开阻隔江湖的闸口,为洄游鱼类从长江到湖泊内繁殖、越冬打开一条通道,2005年6月首次开闸以来,不但有9种已消失多年的鱼类重返湖泊,当年的渔业也增产17%———武汉市涨渡湖“灌江纳苗”的做法,被报告作为典型经验在全流域推广。

  报告建议,逐步恢复中下游地区的阻隔湖泊与长江的连通,恢复江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建立鱼类洄游通道。

  水生态退化,50年渔业产量下降75%

  ●湖北江段已建立白豚、中华鲟、白鲟、江豚、胭脂鱼和其他特有江鱼保护区

  30年前,位列“长江三鲜”之首的长江鲥鱼平均年产量可达50万公斤,是沿江的一道“家常菜”,如今这种鱼类已濒临灭绝。

  国宝白豚难觅踪迹,长江鲥鱼多年不见,中华鲟、白鲟数量急剧减少,岩原鲤、长身鳅等10多种鱼类已列入易危品种。不仅如此,长江流域天然捕捞量从1954年的42.7万吨,下降到1990年的10万吨左右,绝大部分捕捞品种都不能形成渔汛。

  报告显示,分布于长江水系的水生动物中,受威胁的鱼类比例达69种,占18.25%,两栖类达69种,占47.59%,爬行类达54种,占32.53%。这些数据表明,长江水生态退化已十分严重。

  目前在长江湖北段建有葛洲坝下游江段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目标为中华鲟、白鲟、胭脂鱼、“四大家鱼”,范围为葛洲坝至枝江80公里江段;天鹅洲半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目标为白豚和江豚,范围由21公里长江故道和89公里的石首江段组成。

  三峡库区水华、微震活动频度明显增加

  

  ●微震集中在巫山-秭归-长阳一带,处于正常状态。国家已安排40亿元治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目前正在追加资金

  ●国家计划到2010年投资392.2亿元治理库区水源污染,湖北有8个县在规划区域内

  报告显示,三峡蓄水后,库湾及支流回水区多次出现水华现象(藻类过度繁殖),库区的微震活动频度明显增加,但不会对三峡工程造成威胁。

  据不完全统计,三峡在135米蓄水过程中和蓄水后局部时段,2004年库区支流累计发生水华6起,2005年累计发生水华19起,2006年仅2-3月,就累计发生水华10余次,支流库湾水华呈现加重、扩大的趋势。其原因是,三峡蓄水后,回水区水流减缓,严重的只有1.2厘米/秒,几乎不再流动,引起扩散能力减弱,使库周围近岸水域及库湾水体纳污能力下降。

  此外,报告指出,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三峡地区微震活动频度明显增加,主要集中在巫山-秭归-长阳一带,强度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未突破正常状态,不会对三峡水利枢纽和三峡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但岸边松散堆积物塌岸和局部滑移也会危及部分居民点的安全。

  自1997年以来,国家先后投资5700万元,建立了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其中包括24台数字地震台、8套流动地震仪、3个GPS基准站、8口观测井和1个监测总站等。

  报告还显示,2002年,国家还专门安排40亿元,用于三峡库区二期(蓄水位)地质灾害治理,目前正在追加资金。

  对于库区水源污染问题,国家计划到2010年投资392.2亿元,用于三峡库区的污染防治,规划涉及区域79万平方公里,湖北有8个县在规划区域内。

  按规划,如果治污进行顺利,到2010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水面的水质将达到2类水质标准。

  ■链接

  什么是“健康长江”

  健康的长江应该是具有足够的、优质的水量供给;受到污染物质和泥沙输入以及外界干扰破坏,河流生态系统能够自行恢复并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水体的各种功能正常发挥,能够可持续地满足人类需求,不致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构成威胁和损害。

  “三峡蓄水过快会适得其反”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主编之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前局长翁立达教授说,去年三峡水库水位已蓄到156米,“有的省份希望蓄得更高,巴不得蓄水越快越好。搞工程的人也是如此,但(结果)会适得其反。”

  翁立达指出:“水位一高,泥沙问题的负面影响就会出现,三门峡就是个沉重的教训。”蓄水还要考虑移民问题,必须保持可持续发展。此外,地质灾害和环保问题,都将影响蓄水的高度。

  “我们有些搞工程的只看到发电的效益。其实,四个问题中任何一个搞不好,发电效益再好,都没有用。”翁立达说。据《新京报》报道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