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植物园大会] 半个世纪的“搜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6日09:01 汉网

  记者 瞿凌云 通讯员 蒋厚泉

   如果不采取挽救措施,本世纪地球上近2/3的植物将在自然生存环境中消失。作为庇护植物的“诺亚方舟”,植物园的作用日益凸显。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三代科学家,对华中地区珍稀植物进行了——

    “活化石”消失将令世界遗憾,331种珍稀植物“移民”武汉

  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里,有一块地长着一大片灌木。迎着春风,它们摇曳吐绿,看起来特别惬意。

  这种枝条近似柏树但“身高”只有1-2米的植物,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疏花水柏枝。它世世代代生长在长江三峡两岸海拔80—130米的地区。作为库区的特有物种,数量极少。

  三峡工程上马及三峡大坝蓄水至175米,疏花水柏枝的整个原产地将全部被淹,即将成为三峡库区唯一一种被全部淹没的植物。

  1996年,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专家从秭归县香溪镇望江村,将疏花水柏枝引种到武汉。和疏花水柏枝一样,伴随着三峡工程的推进,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成为更多三峡珍稀植物“移民”的新家。

  三峡库区位于我国中亚热带北部地区,是我国三个特有植物分布中心之一,“川东、鄂西特有中心”的核心区域,也是我国第三纪中老植物的残遗分布中心,这一地区因此成为我国珍稀植物天然避难所。它遗存有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49种,都堪称“活化石”。

  如果这部分中国特有的种质资源消失,那么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植物资源的巨大损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以郑重、王诗云等为首的老一辈科研人员,开始广泛搜集华中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珍稀物种,三峡库区是重点地区之一。后来,以黄宏文、江明喜等为首的第二、三代科研人员又接过了珍稀物种保护的接力棒。

  50多年来,该园对三峡库区植物种类、生境特点等方面进行摸底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近20年来,他们就三峡工程对库区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充分研究,并对库区植物进行了大量及时的抢救工作。

  据介绍,目前该园引种保育物种有7500多种,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植物种质资源库,其中保存的珍稀濒危物种达331种,三峡库区珍稀植物有224种,约占总数的68%。

  离“家”的生活困难重重,再建生态群落让珍稀植物“安身”

  在长期适应长江水位变化的过程中,三峡库区消涨带形成了独特的植被类型及其生长节律。这些植物的生长节律与陆生植物刚好相反,它们在夏秋季常被水淹没,生长停止,处于休眠状态;在冬春季则露出水面,进入生长繁殖期。

  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植物资源,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模拟长江水位涨落的自然规律和三峡库区消涨带的自然环境,在园内兴建了占地一公顷的三峡消涨带植物保存区:保存三峡消涨带植物29种。

  不同的水生植物需要不同的生活环境。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模拟塘堰、溪涧、河流、湖泊、水库、湿地、沼泽、洪泛区等不同生态环境,进行水生植物群落建设。

  除在园内建立特殊的园中园,以适应珍稀濒危物种的特殊需求外,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还将其栖息地扩大到园外,建立园外园。

  一千万年前留下来的珙桐,是我国的特有古老树种,经历世代风雨,所剩无几,在这个世界上不仅寂寞孤独,而且比较脆弱。要把它迁到完全陌生的环境,“活化石”说不定真成了化石。王诗云等专家决定为它建一个新家。

  根据对三峡库区及其附近的残存稀有濒危植物群落的调查,他们选择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的一个独特生境,设计了一个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异地保护群落,珙桐、金钱槭等珍稀物种在这里找到了新家。

  武汉城区海拔只有50米,气候炎热,华中地区如神农架、三峡等海拔较高处生长的珍稀植物品种,难以在武汉植物园中存活。作为国家战略性植物资源储备的补充,2003年,武汉植物园与黄陂区素山寺森林公园合作投资5000万元,在海拔600米以上的素山寺建设“华中地区珍稀植物迁地保育基地”,以栽植珙桐、红豆杉、金钱松、浙江楠、秤锤树等在高海拔地区生长的珍稀树木。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先后与宜昌共建了三峡植物园,在鄂西合作兴建了华中中药基地,还参与了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此外还在江苏和河南建立了兰花种质基地和中草药研制基地等。

  目前,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已初步建立了华中地区珍稀特有植物的立体保护网络,形成不同地点、不同生境、不同海拔的互补性较强的全面保护网络。

  该园主任黄宏文介绍,通过这些方式,大大扩大了珍稀植物保护的范围,克服了国家植物园土地有限、生境单一的局限,提高了植物保护的效率和力度。

  为了大地姹紫嫣红,三道“保险”守望华中植物物种资源

  一个物种可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基因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专家预计,谁有了丰富的物种和特殊的基因,谁就掌握了未来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广泛收集植物资源,这将为未来的战略需求奠定强大的资源基础。

  为此,中科院武汉植物园除了建立保护基地对珍稀植物进行“活体”保护外,还采取“无形”保护手段,为珍稀植物建立了种子库、基因库,以保护我国的特有植物基因材料。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自从新西兰人在我国宜昌发现这一资源并引入该国后,猕猴桃迅速成为该国的支柱性农业,有着上千亿美元的产值。猕猴桃也化名Kiwi——“奇异果”。

  全世界现有66个猕猴桃物种资源,其中有62个原产于我国。被称为世界猕猴桃宝库的中国,其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为抢救这一宝贵的植物基因资源,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共收集保存了猕猴桃属植物各类种质资源200多份,包括52种(变种)来自国内48个地区的特殊地域基因型,并选择性地保育了900多株杂交材料,建立了国际上保存猕猴桃种质资源涵盖量最大、遗传资源最丰富的种质基因库和世界上首个猕猴桃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

  在此基础上,武汉植物园培育出猕猴桃品种武植3号、武植5号、武植6号和金魁、金桃。这些与新西兰的驰名品牌“海沃德”不相上下,其中金桃还实现了全球专利转让。

  据悉,武汉植物园建设了体积为96立方米的低温种质保育库,购买超大型低温和超低温冰箱5台,建立种子保存库、化学资源库和DNA银行。收集与保存1700余份种子,涉及105个科、300多个属;与国内外交换种子120余份;提取并保存1876份植物化学资源,代表了103科、46属的主要植物化学成分;提取并保存DNA万余份,包括18个科的植物。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建立的活体库、种子库和基因库就像三道“保险”,守望着华中地区30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物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