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澡扫地的另类起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03:30 都市快报

  本报首席评论 徐迅雷

  在京城,大学生开始学“洗脚搓澡”;在上海,大中专生开始学扫大街。

  蛮好的。这只是起步,工作的起步。无非是工作的“另类”起点。由此上溯到年龄大一倍的上辈,他们可能随着上山下乡的洪流在田间地角撒大粪起步;由此上溯到年龄大两倍的上辈,他们可能在勤工俭学的岗位上抡大锤起步。这仅仅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一个历程、一种历练。要相信这一点。

  敬业程度的不同、职业精神的差异,就是同样扫大街的人也会扫得不一样干净,所以扫大街一样是对人的锤打磨砺。换一种心态对待人生境遇,拉远了人生的漫长距离来看待,同样可以大声地、坦荡地回首:当年我大学毕业,是从扫大街、干搓澡开始的!

  不由得想起美国前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如今面值20元的美钞上,就是杰克逊的图像。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总统,杰克逊自幼失去父母,甚至没有接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他可算是从浪荡不羁中起步的,十几岁时他继承了一点儿遗产,没两下就挥霍一空了。他在成为总统前,动不动就与人决斗,前前后后竟然总共决斗过103次,只不过他命大,一次都没有输过。起步时的卑微,并不影响他后来成为杰出的美国总统啊!

  当然,安德鲁·杰克逊总统只有一个,说实在的,我们并不能指望每一位士兵都成为将军、每一个平民都成为总统,但基本道理是相同的:起点并不决定结局。我们也没有必要随意拔高职业地位,将普普通通的岗位硬说成是什么“城市美容师”、“人体美容师”。在就业困难的今天,跳离传统的就业观,让整个就业思想、就业意识和就业岗位来个“呼叫转移”,没什么不好。即使刚开始时,对于种种“另类”岗位,颇感为难、颇不习惯,那也不要紧。

  与鲁迅那个时代一样,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的当务之急同样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我看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访谈从四川到北京当保姆的女性大学毕业生,那些美丽可爱的“她”,那样坦然对待著名媒体的采访、坦然对待自己的职业岗位,真的让我很感动、很尊敬。生存是基点,温饱是起点,否则“发展”从何谈起?

  不一定所有岗位都愉悦人,但所有的岗位都能锻炼人。人的素质的提升,与岗位差异并无直接关系。或者说,任何岗位都能培育人的文明素养。15世纪宗教哲人马丁·路德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此言不虚。任何国家的公民文明素养,都不是岗位“优劣”所决定的。

  在发达国家,有一个来自现实生活的著名说法是:孩子立志在大学毕业后做一个优秀的面包师,母亲同样很高兴。在这样的母亲与孩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国民素质,那就叫文明。

  电影名片《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个诗一样的句子是“找个没有回忆的温暖地”,那大约是因为回忆太过悲惨吧。没有回忆的地方大约是陌生的地方,而没有回忆的人生则是痴呆的人生。我们还是应该让人生的职业回忆温暖起来。那么,公众与社会,更应该用坦然的目光看待这些刚出校门的学子的职业选择——我们应该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帮助他们,绝不该浅薄地嘲笑嘲弄他们。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