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艺人疾呼:救救应县“耍孩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07:11 山西新闻网

  一个优秀地方剧种,一块戏剧活化石,一块祖国的艺术瑰宝,在历经200余年的沧桑后,却因后继乏人而濒临灭绝――

  “耍孩儿”剧流行于我省北部,是原雁北地区的一个地方剧种,其独特的剧目和独特的表演艺术独树一帜,扎根在群众心中。然而,在其发源地应县,这个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地方剧种,被国家列入了第二届“中国民间民族文化保护工程”和国家“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剧种,因戏剧表演人才匮乏,后继乏人,社会各界又重视不足,即将濒临灭绝。

  “耍孩儿”俗称“咳咳腔”,它的历史比南戏北曲、东柳西梆还要古老,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其曲调古朴、婉约、豪放、细腻,充满乡土气息,在笛、笙、管、弦的配合下,优美动听,悦耳感人。其演出形式纯属舞台表演,在唱、做、念、打综合艺术中以舞见长,传统唱腔在一出戏里,基本上是将主曲(平曲子)多次重复演唱,属单曲体的联套形式,旋律委婉流畅,音质浑厚铿锵,便于抒发悲壮的感情。剧目取材广泛,多由民间故事演变而来,其中悲剧题材占主要位置,传统优秀剧目有《狮子洞》、《打佛堂》等,剧本文学纯属雁北方言俗语,有明显的口头文学痕迹。

  据对应县境内的旧乐楼(舞台)考察,“耍孩儿”在清朝咸丰年间演出较为频繁,是“耍孩儿”剧种活动的旺盛时期。根据舞台题壁记载,时间较早的“耍孩儿”有道光年间所留痕迹两处,一处是应县马岚庄村崇祯观内的乐楼,可看出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及其落款;另一处是应县北楼口村关王庙的过街乐楼,在后台两面有一条题壁,落笔时间是“大清道光拾叁年六月二十四日”,看出“耍孩儿”剧种之形成,应在嘉庆、道光年之前,很可能是在康乾盛世(1684年-1795年)期间形成并成熟起来的。

  4月13日,记者几经周折,见到了现工作于应县电力公司、会唱“耍孩儿”的艺人薄善德。薄善德现年50岁,唱“耍孩儿”剧已经大半辈子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从小就跟随爷爷学唱“耍孩儿”,在爷爷的言传身教下,他长进很快,1976年进入雁北地区马口煤矿“耍孩儿”剧团工作了5年,后返回了应县。舞台上,他将这一戏剧表现得活灵活现、生动感人。

  薄善德对记者说:“‘耍孩儿’的发源地就在我们应县。从现有资料看,‘耍孩儿’基本上是桑干河流域的方言俗语,但应县土话(即地方方言)较多,应县是桑干河流域的中心地区,清末明初的教坊(即教徒弟的学堂)遍布四乡。确定在应县,一个是应县人的方言与声带与‘耍孩儿’剧的唱腔、语言相符,再一个是民间的乡俗民情,整个就是‘耍孩儿’。另外,从历史上的记载到今天,没有一个人从周边区县来应县教唱‘耍孩儿’的。”

  他说:“有史料记载,应县的‘耍孩儿’戏班子最早的是秦连云(1878年-1940年)的海艺班,那个时期先后有14班。从1981年后,业余‘耍孩儿’剧团就上升到30多个,但是发展到现在,经过二百余年的沧桑岁月,唱‘耍孩儿’的人逐步减少,目前已经寥寥无几。现在,像我与妻子、两个女儿全家唱的基本没有了,我们应县‘耍孩儿’剧面临灭绝的危险。”

  讲起“耍孩儿”,薄善德如数家珍,他对记者道出了“耍孩儿”这块艺术瑰宝遭大同市一剧团抢注为国家“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过。对于遭到大同剧团抢注一事,他十分痛心:“1985年,文化部将‘耍孩儿’剧列入了第二届中国民间民族文化保护工程之一,2005年又获得国家级‘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应县的特产在大同得到了发展和保护,2005年大同市这家剧团向国家注册时,大同人来向我寻找‘耍孩儿’史料,是我给提供的史料,才促成了大同市的剧团申遗成功,因此,‘耍孩儿’成了‘大同耍孩儿’。我心痛的是,似一个孩子一样,你虽生在这儿,但长在人家那里,人家大同保护起来了,可是应县却不保护,我十分遗憾。‘耍孩儿’在大同成了国宝,在发源地应县却面临灭绝的危险。希望有关部门拯救一下应县‘耍孩儿’,将这块艺术瑰宝继续发出光彩。”

  特派记者 马占富

  (编辑:张保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