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自掏腰包赴会 珍稀植物遭遇"商业化"命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09:01 汉网

  汉网消息(记者王兴华胡孙华王作晖)45岁的李寿宽在世界植物园大会会场休息厅的小桌前,昨日坐了一个下午,他没有到会议室听学术报告,眼睛盯着来往的人们,一有人在他身旁坐下,他便主动与对方打招呼并递上自己的名片。

  李寿宽来自广西贵港,他不是植物专家而是一位地道的商人,经营着一个珍稀树木生态植物园。

  李寿宽来参加这次会议,需要自己花钱购机票、住宾馆、交会务费。他说,参加植物园大会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结交一些朋友,买到一些珍稀树木的树种。

  “在贵港,生态园已投入了300多万元,计划在3年内投入750万元,种植各地珍稀植物”,他摘下腕上的手链,说:“降香黄檀做的,200多元,你算算一棵树能卖多少钱?”

  李寿宽描绘了一个场景:“珍稀植物在园里成规模后,可以开展生态旅游,还能出售,前景非常可观。”

  对于植物保护,李寿宽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当珍稀植物能卖出高价的时候,必然会有更多的人出于商业目的来种植,随着种植数量的增多,植物保护自然也就实现了。

  李寿宽自己投资建设的生态园已拥有37种珍稀植物。他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树种。“一来不好找,二来即使找到了别人也不愿意卖”。

  商业化对于珍稀植物是保护还是破坏?中科院昆明植物园研究所所长李德铢谨慎地说:“我个人认为不应该排斥以商业目的而进行的种植。”

  但李德铢马上又补充,在云南似乎还没有民营的植物生态园。据他了解,以前曾有一些人打着商业的目的,对珍稀植物大肆破坏,造成了很坏影响。因此,很多国家植物机构对所谓的“商业化”心存戒备。

  李寿宽如果向昆明植物园提出种子要求会得到满足吗?面对这个问题,李德铢沉思片刻后说:“如果这个民营植物园通过了我们的检查和审批,我们会答应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