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折射青少年科技创新"软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09:25 河北日报

  4月15日,第22届“宏源杯”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保定落下帷幕。本届大赛有75万名中小学生参与创新奖项角逐,共完成各类创新作品18800多项,涉及物理学、工程学、医药与健康学、环境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等共13个学科———

  “无论是规模上还是作品质量上,本次大赛都超过往年。”省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的负责同志深有感触地说,这充分说明在建设创新型河北的今天,我省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越来越浓厚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从抚宁县一中朱超同学的参赛作品———太阳能地暖气的制作起因中也证实了这一点。“我家在农村,和城里不同的是,农村的冬季是没有集中供暖的,但我发现我家的太阳能热水器一年四季都可以供应热水,于是我想是否能将太阳能内的热水用于冬季室内采暖呢?”朱超说。

  也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朱超尝试将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水通入地暖管道中,再通过循环泵让热水在管道中循环,并通过一个温控器控制循环泵的运作,简单的设计非常便于实际应用。

  和朱超一样,参加本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许多作品都来源于孩子们对身边生活的感悟和发现。“节约型美观牙膏袋”、“课本变黑的实验研究”、“放硬币让湿袜子干得更快”、“便于清垢的分体式水壶”……这些发明创造看似简单,却反映出了孩子们看待生活中小问题的独特视角,和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孩子的脑子里只有扎下创新的种子,才能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问题,并饶有兴趣地解决这些问题。而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孩子们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各类科学和社会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负责大赛选拔工作的一位老师说。

  但这次大赛也折射出我省青少年科技创新的“软肋”。从最初征集到的作品看,一些作品仅仅停留在小制作、小工艺品的水平上。还有一些科学论文缺少原始的观察记录和证明材料,不能完全反映其真实性。一些小学生作品如科学幻想绘画作品缺乏新意,没有自己独有的创新思想,被筛选出去没能进入最终决赛的作品大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专家指出,“这些问题恰恰反映出我们对于青少年科技创新常态化、普及化工作还不到位,很多孩子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正在失去创新的能力,这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这就给我们教育提出一个新思考:在动手中如何启发孩子发现问题?唐山一中的张已琛同学看到人们坐火车行李易丢失的问题,萌发了制造火车行李防盗装置的念头,但在实际操作中,本以为可以轻松完成的装置却让张已琛大费周折。“原来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张已琛对笔者说,“就拿防盗装置最关键的触发器来说吧,在我之前的设想中触发装置按照以前学过的课本知识似乎不难完成。但实际上动手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在以往课堂学习中,很少有这种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经验。”

  专家指出,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到的不仅仅是一些前人的知识遗产,更多的是掌握了“动手做”的方法,提高了做的能力,同时获得了做的情感体验,这是最宝贵的。正如我国的教育先驱者陶行知先生说的:“手脑合用,学作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时,要注意让他们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只有这样,我们的青少年才会真正具有创新能力。

  □本报通讯员 李辉 辛波 本报记者 郭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