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收废瓶资助近两百贫困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11:59 海峡都市报

  中国青年报乌鲁木齐4月16日电 “您好,我们是爱心社的,请问有废弃的饮料瓶吗?”“谢谢,打扰了,我们每周四晚上都会过来收瓶子,请您为我们留一下好吗?”……每到周四,张湘宾就会准时和“爱心社”的成员们一起在学生公寓楼内挨个敲门,回收大家手中的饮料瓶。

  这周和往常一样,几十个宿舍收下来,大编织袋里已装了大半袋,张湘宾估算了一下:“有将近300多个了。”她笑得很甜,两个浅浅的酒窝儿挂在嘴角,“一个瓶子卖一毛钱,3周收的瓶子就可以资助一个贫困生”。

  每次收完瓶子,“爱心社”的成员就会把硕大的编织袋拖到学校专门配的一间储物室,看着里面堆成小山丘一样的瓶子,张湘宾总会有种满足感:“瓶子最多的时候,有8000多个,场面很壮观!”

  就是用这种看似不起眼的“成果”、甚至遭人非议的工作,张湘宾和她的“爱心社”用3万个废弃瓶子换来的钱,捐助了178名贫困生。

  “我要创办‘爱心社’,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2004年9月的一天,新疆艺术学院团委办公室主任马媛像往年一样,为新生召开社团纳新活动,会上,马媛问道:“在座的同学中,有没有想创办自己的社团的?”一阵沉默之后,一位个头矮小、皮肤白皙的女孩站起来说:“我要创办‘爱心社’,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现场有人不屑地笑了起来:“在这样一个充满个性的学校,要创办一个公益性的社团简直是天方夜谭,谁理谁啊?”

  马媛当时也觉得这样一个社团不会存活太久,但她决定让这名新生试试。

  “爱心社”在大家并不看好的状态下成立了,社长就是那个目光坚毅、皮肤白皙的女孩,她叫张湘宾,文化艺术管理专业04级学生。

  她创办“爱心社”的念头源于报到前一个月在河南农村的代课经历。当年8月,已被大学录取的张湘宾来到河南省泌阳县太山乡王庄村叔叔家玩。一天下午,张湘宾独自出去转悠,穿过两侧绿油油的麦田和草垛,她发现前方不远处一面破旧的红旗迎风飘扬。“这里还有学校?”张湘宾决定为这个学校做点儿事,她要给孩子们教课。

  班里有个女孩引起了张湘宾的注意,她总是大早上到班里补作业,有一天下课后,张湘宾留下她问是怎么回事。“老师,我不是故意的,下课后,父母还在地里干活,我要照顾弟弟,还要做饭。”女孩的话让张湘宾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临走时,荣庄小学的孩子们不舍的眼神深深地刻在她的脑海里,孩子们送的笔记本、笔及祝福的话语让张湘宾知道,这些质朴的孩子不懂那些华丽的辞藻,只会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谢意。

  “收破烂的来了”

  “爱心社”成立了,听张湘宾讲述了荣庄小学的情况,班里同学被她特殊的经历和温暖的话语打动了,全体加入了“爱心社”。

  张湘宾很想为荣庄做些事,就和校长张贤军联系,挑选了5名家庭非常贫困的学生定期资助。社员自发地拿出自己的零用钱,每月定期给每个孩子50元。

  校长和孩子们的来信总是会让张湘宾激动不已,他们真挚感谢的话语让张湘宾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公益旅程。

  奉献爱心是好事,但资金从哪里来?不可能次次让大家凑吧,大家拿的可都是父母的血汗钱。怎么才能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呢?一天,张湘宾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宿舍楼、校园内到处散落着饮料瓶,她灵机一动:“这些废弃物不正好可以卖钱吗?”

  随即,一场“声势浩大”的收废弃饮料瓶运动展开了。

  倡议一发出,立即遭到部分人的反对:“我加入社团,不是来捡破烂的!”部分人相继退出。

  毛洪军是最早一批加入“爱心社”的成员之一,他和许多敢于挑战自我、真诚奉献爱心的同学一起“挺”了过来,“万事开头难,你去收瓶子,一些人会用蔑视的眼光来看你,他们会说,‘你们怎么做起捡破烂的事?''”

  有几个宿舍大老远听到是毛洪军他们来收瓶子了,便会大声地喊叫:“收破烂的来了!”

  “我们压力都很大,更别提张湘宾了。但她却经常安慰我们,给我们鼓劲!”毛洪军说。

  渐渐地,次数多了,大家也都习惯了。知道“爱心社”的来意,很多宿舍会把饮料瓶收好,等“爱心社”成员来收。

  毛洪军现在还十分怀念刚起步的那段时光,“虽然艰难,但日子过得充实!”

  儿童村义演的感人一幕

  从小,张湘宾就有个梦想———去帮助那些困难的人。

  她如愿去了乌鲁木齐的儿童村,这个注重细节的女孩儿发现孩

  [1] [2]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