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教育奏响教改主旋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8日01:50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记者 初霞

  高中会考通过率在全省13个地市中名列第一,高考升学率逐年攀升,现已达到85%以上;已有16所高中被评为省级示范高中,所有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都有了不同程度改善;全市下发义务教育贫困学生助学金1002.5万元,资助城乡中小学贫困学生6万人……

  2006年,全市教育改革发展以均衡教育为主旋律,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等,进一步缩小了校际间差距,使百余万中小学生享受到了更加平等、更加优质的教育。

  增加教育投入,D级危房全部消除

  近年来,哈尔滨市积极实施行业规划,改善学校“硬件”条件,使全市中小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截至2006年,全市行业规划资金投入累计达到2.9亿元。

  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危房改造工作力度,2006年投入危改专项资金1.29亿元,改造中小学校D级危房339所,改造面积25.8万平方米。据统计,自2001年以来,哈尔滨市已累计投入资金3.5亿元,改造农村学校848所,改造面积累计约60万平方米,D级危房已全部消除,实现了历史上的重大突破。

  哈尔滨市还加大了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扶持力度,投入918.4万元资金对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的5所学校进行寄宿制学校建设,投入266万元资金扶持方正县宝兴乡中心小学等5所农村学校进行寄宿制学校建设。

  结合农村撤乡并镇和危房改造,哈尔滨市对规模小、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的学校进行撤并。目前,农村不足百名学生的学校基本被撤并,全市撤并农村中小学校达1100余所。

  教师对口支援,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为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哈尔滨市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城乡教师对口交流制度,要求师范毕业生、城镇在职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定期任教轮换,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1597所城镇学校和边远的农村学校结为帮扶对子,有1万余名城镇教师和师范毕业生到农村支教,城乡教师结对子5000余对,农村学校有250余名校长、千余名教师到城市学校挂职锻炼和培训。

  2006年,哈尔滨市继续深化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已组织1300余名城镇在职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开展“乡村教师进名校”活动,组织乡村教师开展以随班实习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性研修,完成了市级乡村教师进名校培训,共有110人进行了培训。

  关注弱势群体,平等享受教育资源

  近年来,哈尔滨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实行了一系列照顾政策: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并免收借读费的政策;允许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加中考、报考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等。目前,哈尔滨市约有5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公办校。

  此外,哈尔滨市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受教育情况,目前已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筹措为辅的稳定的济困助学机制,对所有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妥善解决了10万余名贫困家庭子女就学问题。今年,教育部门又修订了《哈尔滨市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学生助学金管理办法》,将10县(市)和阿城区中等职业学校的贫困学生纳入享受助学金范围。

  据统计,2006年,全市下发义务教育贫困学生助学金1002.5万元,资助城乡中小学贫困学生6万人;落实省“两免一补”专项资金3053万元,为16.5万名学生发放了免费教科书,为13.4万名学生给予免杂费补助总计983.8万元,为1.8万名住宿生提供住宿生补助费总计404万元。

  新闻链接

  2007年,哈尔滨市将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计划投入1.15亿元资金,新建、改建、扩建部分中小学校;投入4800万元资金,扩建职业学校校舍;投入2700万元资金,改扩、新建10所以上农村寄宿制学校。投入4500万元资金,加强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第七批行业规划。

  编辑点评

  教育在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地位,在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上,如何真正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城乡教育同步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理念引导下,实现教育公平、公正的日子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