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命题式的“各省自主命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8日06:12 长江商报

  针对高考改革该如何走的话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说:“教育部不会让31个省份全部自主命题。”(见本报今日A/04版报道)

  关于高考改革的争论一直不断,但争论来争论去的一个中心点必然是,如何让高考制度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性。在以往,公平体现为人人平等,在近年,这种公平则引申为地域上的公平。

  再看应书增所做的“不会让31个省份全部自主命题”的结论,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固然不让所有省份自主命题的根本原因是地方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所致,但不让所有省份自主命题的确与高考公平扯不上直接关系。

  在人们议论最多的北京、上海两地,一直以来以录取分数低、考生上重点大学机率大、重点大学本地化的比例非常大而著称,但上海恰恰就是自主命题的。这其实说明,自主命题并不意味着公平,而非自主命题也未必意味着不公平。

  长期以来,人们为何对京、沪两地的高考录取结果诟病不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不在于出题方式,而在于不可避免地招生本地化倾向。我们如何评判京沪两地的考生以低于其他省份100余分的成绩考上重点,而其他省份的考生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

  至于命题时要充分考虑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我以为这更是一个挨不上边的设想。如果非要考虑城乡差距的话,那么不妨所有省份的考试都设两张卷,城市考生一张卷,农村考生一张卷,但这显然既不现实,也未必就能公平。

  诚然,如何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地域上的公平性,教育领域里一直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尝试,但一直未形成一个共识。前不久,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曾提出将人大的录取名额按各省人数分配,我以为这就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但照样有有识之士称,这未必就能真正体现公平,他们的道理也不乏说服力。

  在现有的背景下,强求全国统一考试的方式并不现实,也会导致新的不公平,而继续着自主命题结合全国统考的方式,是可行的。怎样出题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录取,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高考的公平性。

  王毅(辽宁沈阳 媒体从业人员)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