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视点] 绿色盛会 聚焦武汉(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8日07:18 荆楚网-湖北日报

  新世纪《植物志》还用着18世纪标本

  全国植物家底亟待大普查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王晶、通讯员刘颖、蒋厚泉)我国已出版完成108卷的《中国植物志》,在汉参加植物园大会的各国学者对此十分羡慕,完成《植物志》只是世界少数国家的专利。而我国学者却自揭“短处”:《植物志》的完成是我国植物学建设上的里程碑,但《植物志》上多数标本采集的最晚时间是上世纪70、80年代,甚至还采用了18世纪采集的标本。时代、环境的变迁对植物的影响很大。昨日武汉植物园主任黄宏文介绍说,他让自己的博士生到某处山头采集一种植物。可学生回来说,找到地方了,却找不到一片叶子,甚至连山头也不见了。是谁夺走了黄宏文记忆中的青枝翠蔓?人类的活动。“尤其是近30年来,我们的发展太快了,植物的生存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已不是我们记忆中的样子了。”

  18世纪的标本如何对应21世纪的现实?黄宏文等一批国内专家建议,尽快启动中国植物大普查,弄清我国植物资源的家底,以统一标准建立植物数据库。还要建立全国性的植物资源监测系统,每隔5至10年就要更新数据库信息。“这将需要一笔很大的投入,不论是财力还是人力。我们希望动员国内所有植物园和植物研究机构,还有所有大学的生物系师生都来参加。”黄宏文建议可以为植物大普查命名为“中国世纪”。

  人类使植物物种灭绝呈千倍递增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江萌)植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来源,但现在却约有6万至10万种植物因人类活动而面临生存危机。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秘书长莎拉·奥菲尔德昨日宣称,由于人类因素,使过去150年内物种的消亡速度加快了1000倍。

  据统计,世界上已知的植物约30多万种,其中三分之二受到人口增长、毁林、破坏性开发、资源过度消费、外来物种入侵及农业扩张的威胁。生物的多样性遭到大幅破坏。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主任黄宏文研究员预测,如果不采取挽救措施,本世纪内可能有一半以上的植物会从地球上消失。

  莎拉·奥菲尔德介绍,植物构成的自然环境,对于保护地球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无法估计的经济价值,而这常常被采伐开垦等经济活动所忽略。

  她疾声呼吁,减少对植物种群的生存威胁,首先需要各国合作尽快对全球植物收集建档,纳入数据库。其次,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尽可能地对濒危植物就地保护,并出台配套政策。

  此外,相当多的濒危植物生长在贫困地区,政府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人们的生存发展问题,不能建立过度开发、乱砍滥伐式的发展模式。

  像办动物园那样建植物园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肖清平、通讯员刘展) 针对全球植物园存在的游客少、门票收入少、缺乏发展资金问题,来自英国、新加坡、保加利亚的植物园专家们提出了很好的改进意见:像办动物园那样,不断满足游客的需求,增加吸引力,从而增加门票收入,为保护植物积累资金。

  英国伊甸园植物园阿利斯泰博士多次做游客调查显示,来该园的游客中,第一次来的占65%,来度假的占82%,来自国外的占5%。针对不同游客的需求,他们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服务,不仅为游客提供赏心悦目的景观,还为他们提供舒适的食宿服务,开心的文化服务等。“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来植物园的目的必然不同,植物园必须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做出改变。”阿利斯泰博士说。

  为了吸引游客,保加利亚国家植物园GertAusloos博士认为植物园要学会跟大众和游客讲故事。首先要确立一个主题,如:消除环境污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引起人们共鸣,产生来植物园“听故事”、受教育的强烈愿望,从而改变过去不爱护植物和环保的行为。

  利用园林景观抢救濒危植物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肖清平、通讯员刘展)园林景观的设计,是通过收集植物对大众进行植物科普的好场所,对于抢救濒危、稀有植物,改善当地生态系统等具有特殊意义。这是美国、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专家的共同观点。

  来自澳大利亚Adelaide植物园的Sh-erynPitman女士认为,建立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景观,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系统。建立这样的植物景观,要遵循8条原则: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选择非入侵性植物;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栖息地;尽量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尽量减少不可再利用资源消耗量等。符合这8条原则建起来的植物景观,就能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

  来自巴西的安德利说:“保护植物不应局限于濒危植物展,而应利用植物园广大的区域,附以文字说明,提高人们对植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他建议,相关组织要制定这方面的全球教育计划:各国可成立教育中心等机构,进行本国农业记录回顾等,让国民了解本国农业发展过程,从而了解本国植物“发展史”;还可建立植物“文化站”,如甘蔗站、咖啡站、竹林站等,让大众入住,加深对植物的印象,从而树立爱护植物的意识。

  植物园该不该收门票 专家:植物园不是公园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王晶、通讯员蒋厚泉、刘颖)“公园都不收门票了,植物园可不可以免费开放啊?”武汉植物园目前门票是30元一张,在武汉旅游景点中算是高票价了。东湖公园都免费开放了,不少人希望不花钱逛植物园。“植物园不是公园,”武汉植物园主任黄宏文昨日明确表示,“植物园不会免费开放,但植物园收门票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植物园。”

  华南植物园副主任任海介绍说,华南园目前的门票是10元钱一张,对中小学生和老人还是全免费的,但门票是不会取消的。西双版纳植物园门票最贵,60元一张,但园内80多名导游为游人免费解说。国外著名植物园如英国邱园、美国密苏里植物园都要收门票。说到底植物园还是一个科研机构,它不同于一般的公益性公园,参加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的数位植物园负责人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国内多数植物园经费来源的实际情况也决定了植物园不可能免费。以武汉植物园为例,一年运作经费需要6000万元左右,其中中科院拨款占到50%,另外一半经费由植物园自筹,争取科研经费、培育植物商业用途、门票收入等都是自筹经费的来源。

  搭建起国际交流的舞台

  ——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侧记

  世界的目光,全球的视点,这一刻凝聚湖北。

  本周一,全球最高规格的植物“奥运会”———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首次在亚洲,在湖北揭开帷幕。

  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植物园、大学机构的代表,海内外近千名宾客云集荆楚,出席的外宾创下我省历史之最。

  关键词:责任三年一度的“世植会”是世界植物学界的巅峰对话。但在每位出席者的口中,首先流露的是对植物保护的敬重。

  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秘书长莎拉·奥菲尔德在参观武汉植物园时指着一种水草说,这种植物就能吸收和处理水中的污染物,一吨这样的水草可处理7吨至8吨污染物。如果没有这种植物在海洋中,也许只需数十年,我们就没有鱼可吃了。

  由于人类破坏性采伐等活动的影响,世界上植物物种灭绝速度与150年前比,快了1000倍!另一研究表明,如果不联合各国加强植物保护,也许到本世纪末,全球将有一半的植物将成为永久的遗憾回忆。

  首次来参加此会的乌干达植物学者Divid表情郑重地告诉记者,特别在发展中国家,最缺的不是钱,而是对植物保护的意识。与交流学术相比,更重要的是向世界发出保护植物的呼声。

  关键词:轻松热水、茶、咖啡、奶糖……窗外湖光山色,室内欢声笑语。如果不是会议室内严肃的话题,植物园大会的举办地———武汉科技会展中心就像一个宽敞、轻松的咖啡厅。

  喝着混合着牛奶香气的咖啡,英国伦敦的一位植物学者打开“话匣子”。她说,进行交流虽然可以探讨严肃、宏大的话题,但形式活泼更容易进行国际沟通。

  “湖北举行的这届比上届西班牙的规模更大,考虑得也更周到。不仅在会场选择上,在开会之余,还提供各种图片、艺术品展览,并参观考察武汉植物园。5天会程,一点都不感觉沉重。”

  来自法国的植物学者Michael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在北京花仙子园艺的展台前,他对一种能在叶片上显出字迹来的植物种子爱不释手。“很有趣,可以激发人们对植物的兴趣。”Michael连忙掏钱,一下子买了6包。他说,我要多带些回去给我的孩子们。我会告诉他们,这是来自中国,来自湖北的植物。

  关键词:友善福建松溪林业局的施叔奇,辗转了十几个小时来此参会。火车上午8时到站,本以为这么早没人会接待。没想到,还有比他更早的。3位“世植会”学生志愿者,上午5点就起床赶到车站。

  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志愿者朱海蓉主动拎起老施的行李,“我乘车带您去吧!”到达会场报名点后,老施提出,想自己找个便宜点的酒店。朱海蓉二话不说,带着老施就走,挂在朱海蓉脸上的只有笑意和汗水。

  这样的点滴故事在会场内外发生许多。

  参加世植会的国外专家称赞,来湖北所见所闻,无论是植物保护的重视,还是开放的环境、人们的友善都超过以前的想象。

  世界,向湖北展开双臂。湖北,还世界一个惊喜。(记者江萌通讯员刘颖)

  合法贸易可促进物种多样性发展

  ——访CITES秘书长威廉·温斯泰克斯

  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上,威廉·温斯泰克斯是媒体眼中的焦点人物。这位“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秘书长,可是国际动植物领域的大忙人。

  “18个小时内,从美国飞到瑞士再飞到中国。”一头花发,刚从倒时差之中缓过精神来的温斯泰克斯做了个怪脸,一下子轻松了采访气氛。

  来自瑞士的温斯泰克斯曾是一名律师,这使得他常在世界各国奔走呼吁,用立法和严格执法的方式保护濒危的野生动植物。

  物种消亡、优胜劣汰虽然是大自然的正常法则,但与历史上动植物因自然环境的变化而灭绝比起来,近100多年来,更多的是人类活动导致上万种动植物面临灭顶之灾。要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就必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他说,一谈到保护并非只能抚养、种植或禁止交易,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并不相悖,相反可促进物种多样性,但前提是合法贸易。

  但因为保护,又引出新问题。部分国家、地区因对野生动植物如野猪的保护,使得这些动植物大量繁殖,反过来又破坏人类的农作物。

  温斯泰克斯评价,与其说动植物与人争利,不如说主要是因人口激增,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地。虽可对部分地区的野生动植物进行适量猎捕采集,但更重要的是国家要立法对此保护。“在这方面,中国做得比许多国家要好。”他解释,像巴西红木、非洲象牙等部分濒危动植物存活少且具极高的使用价值,因而奇货可居。一些西方国家为满足消费者的要求,甚至放任大量进口,从而使物种进一步减少。

  温斯泰克斯称赞,中国不仅抵制非法进口,而且近日邀请国外专家讨论对野生动植物贸易立法。“合法的贸易能发挥经济利益的驱动作用,使人们更热心于大规模人工饲养或培育动植物,使其能扩大生存数量,从而保持生态的多样性。”

  论及对湖北保护植物的建议,他笑称不仅要严格执行保护的条例,更好的做法是要加强对人们的宣传,通过互动的手段、经济的方式,让保护植物深入人心。(记者江萌通讯员刘颖)

  水葫芦泛滥成灾 阿根廷昆虫来华清扫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陈勇、通讯员蒋厚泉、实习生尚珂珂)昨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丁建清研究员在世界植物园大会上宣布:从阿根廷引进的一种昆虫———水葫芦象甲,可以抑制水葫芦的泛滥成灾。

  水葫芦象甲原产南美和中美洲,上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从水葫芦上发现200多种昆虫。经严格的食性测定,发现水葫芦象甲等5种昆虫只危及水葫芦,不危害其他任何植物,它是一种专吃水葫芦的天敌昆虫。

  据国外学者研究,水葫芦象甲仅在水葫芦上完成发育,属专食性昆虫,现已有13个国家利用象甲控制了水葫芦危害,美国路易斯安娜州、乌干达维多利亚湖是成功的范例。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丁建清研究员从1995年开始引进象甲,在我国云南、福建等地进行了多次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水葫芦象甲在3个月至6个月内可明显降低水葫芦种群繁殖速度、植株高度、根长和生物量。象甲在5摄氏度以下很难存活,湖北冬季的低温虽然并不是很适合象甲繁殖,但如果采用温室饲养仍然可以解决越冬问题。在我省用象甲来降服水葫芦的效果虽然不及热带地区,如果连续3年在春季把它们释放到水面上的话,加上化学防治和人工拔除等综合整治,仍然可以成功控制水葫芦危害。

  可敬的老人

  昨日,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进入第二天,来自美国密苏里植物园的彼得·雷文博士成为会场上的忙人。休息时,各国同行纷纷上前与他交流、请教。

  

[楚天视点]绿色盛会

  回答同行的问题。

  

[楚天视点]绿色盛会

  合个影吧。

  

[楚天视点]绿色盛会

  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秘书长莎拉在会上作全会报告。

  

[楚天视点]绿色盛会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秘书长威廉·温斯泰克斯回答江城记者提问。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