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永靖如此“建设新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8日14:50 北京晚报

  

甘肃永靖如此“建设新农村”

  

甘肃永靖如此“建设新农村”

  新华社讯甘肃永靖县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全县贫困面达10%,个别乡镇的贫困面更是达到70%以上。记者近日在永靖县采访时发现,这个县公路两边,砌了9处、总长度2公里多的高墙,用来挡住农民破旧的房屋和院落,村庄看上去鲜亮整洁,令初来乍到者很感惊奇。此墙作何用途?当地政府称,这是绿化美化农村环境的“文化墙”,而当地农民则毫不客气地称之为“遮羞墙”!

  “遮羞墙”沿路建光鲜照人

  从兰州市到永靖县,沿路是贫瘠的荒山荒坡,很少见到绿色。沿公路两边的徐顶、陈井、三条岘三个乡镇位于山区,属于永靖县的贫困乡镇,这些乡镇部分村子的贫困面达到一半以上。

  然而最近这条公路两边却呈现了另一番景象:崭新的砖墙沿路壁立,墙面还被统一涂成蓝色,并画上了图案,一些墙上还盖上琉璃瓦,煞是好看。2米多高的墙后,却是农民的土坯墙和破旧的院落。

  “建墙就图个好看呗,我们的土坯墙烂,房子烂,建了墙,从马路上经过的人就看不到我们的破房子了!”三条岘乡三条岘村村民张萍说,由于三条岘村大部分农户位于兰刘公路边,而村民的房子绝大多数是已建成十多年的土坯房,如今已十分破旧,所以政府组织建墙挡住这样破烂的景象。群众给这些墙取了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别名——“遮羞墙”。

  仁和村村民张天智告诉记者,这些好看的墙还给部分农户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前些年他在院子里朝着公路建了三间砖瓦房,准备开个小卖部,去年“遮羞墙”建成,这三间房的大门正好被墙挡住,不仅没办法做生意,连进出门都受影响。

  墙内墙外两样景苦了农民

  当地村民说,“遮羞墙”确实比原来的土墙要好看些,但对村民的实际生活没有带来好处,仅仅是个“面子”。记者采访中发现,就在被“遮羞墙”遮挡的村庄中,还有部分农户家里缺粮断水,生活极其贫困。

  仁和村九社村民刘永发说,仁和村是干旱山区,村民基本上靠天吃饭,他家里的11亩地连续几年基本没有收成,去年每个月都要买100多斤面粉,才能让全家5口人吃饱肚子。他说,现在全家的生活来源就靠他在外地打工挣钱。记者在村民赵清元家的厨房看到,目前他家所有的口粮只有不足5公斤面粉。

  村民说,几年前通往九社的水渠损坏,政府一直没有维修这段仅有2公里的水渠,村民只好自己挖渠引水灌溉,但由于渠道没有衬砌,水流不到地头就全部渗入地下。他们介绍说,目前九社绝大多数耕地无法灌溉,部分农户已经弃耕。村民吃水要到9公里外的仁和村七社去拉。

  村民告诉记者,建墙的砖头和水泥是乡上统一配送的,村民出劳力,不会做泥瓦活的村民,一天则要掏30元至40元钱雇泥瓦匠来砌墙。

  当地乡镇干部透露,每建1米“遮羞墙”,仅材料造价就在100元左右。三条岘乡一位领导告诉记者,这个乡建了400多米墙,材料投入近4万元。

  修墙是为“新农村建设”?

  永靖县扶贫办副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称,由于当地村民的房子比较破旧,因此用墙来挡一挡,这是“新农村建设”中探索出来的做法。

  一些农户介绍,在当地要挡住一户农户的院落,一般要修十几米墙体,按照工程造价,要花1000多元钱,修墙的投入相当于部分农户半年的家庭收入。要不是政府提供材料,他们也没有经济能力去修这样没有任何用处的“遮羞墙”。

  “建墙是为了美化村容!”永靖县一位副县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建设这些墙体,主要是政府财政投入,在政府的规划中,这些墙是“文化墙”。县上在规划这些墙体时,资金支出没有上会研究,是“几个人碰了个头,就定下来了”。

  聂建江叶超

  “遮羞墙”遮住了什么?

  一边是鲜亮整洁的新建的文化长廊,一边是贫困农户破旧的院落和土坯房;一边是年久失修的两公里灌溉水渠,一边是两公里的“遮羞墙”。发生在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甘肃永靖的这桩怪事,是又一起典型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案例。

  为什么一些为政者总是热衷于搞这种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驴屎蛋”工程?不外乎这种工程省心省事,又能立竿见影,而这些为政者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迫不及待地、急功近利地为己谋政绩、谋形象、谋官位,这怎么能指望他们为民勤政、干实事、造福一方。出发点歪了,终极目的必然是贻害一方。

  这种事情频频出现的根本原因还在于集中的权力缺乏监督管理。所以说,如果有了强硬的问责措施,又有严格的审计管理规范,再加上严厉的惩处整治,看看谁还敢、谁还能继续做这一类贻害无穷的“政绩”“形象”工程。

  新华社记者聂建江叶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