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卖大王讲述老北京声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9日14:21 北京晚报

  

叫卖大王讲述老北京声音

  

叫卖大王讲述老北京声音

  “哎,艾窝窝——馅儿好唉——”、“哪位有到的,咱们尝一尝!”昨天下午,刚刚走进设在崇文区明城墙遗址公园内的蟠桃庙会现场,记者立即被这抑扬顿挫,高扬低吟的叫卖声吸引。被层层人群包围着、站在小吃摊前为人们表演的正是咱北京城有名的“叫卖大王”臧鸿。

  叫卖已成城市濒危声音

  “说到这叫卖,在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就有记载了。”昨天上午连续赶了6场花会,下午又压轴儿现场表演了叫卖和双簧,75岁高龄的臧老嗓音已经有些沙哑,但他仍精神矍铄,兴奋地向记者讲起了叫卖的起源和他从小学习叫卖的经历。

  “我是土生土长的东花市人,9岁卖报纸,就跟当时老卖报人学习原汁原味的叫卖。”臧老说,11岁时,他挎儿卖王致和的酱豆腐。13岁卖瓜果梨桃,十四五岁卖青菜,十五六岁卖西瓜,到了17岁半,还去拉了三个月洋车,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为他继承叫卖艺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说着臧老现场即兴给大家表演起报童的吆喝声。“华北日报、商业日报、新民报、买张报瞧嘿,瞧瞧当天的新闻!买张报瞧嘿——”边吆喝边迎着人走上去:“爷们儿,您来一张得了!”

  “老北京的叫卖人人爱听。”臧老说,叫卖应该流传下去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一种文化,一个记忆,一段难以割舍的感情。”

  中国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曾在去年发起“声音文化记录”行动,调查中发现,叫卖声已成为号子、口技之后“城市最濒危的声音”。

  “这就更需要我们把它传承下去。对得起这段历史。”臧老深有感触地说。

  现在的叫卖声就剩下“喊”

  “虽然现在买卖人也有叫卖声,但跟过去的叫卖声相比,差别太大了。”臧老说,没有韵味是现在叫卖声的最大缺点。“唉,瞧一瞧看一看啦,出口转内销的啊,挑一挑选一选!”“这是在喊,老北京的叫卖声则高扬低吟,言简意赅,九腔十八调。”

  据臧老研究,早些年北京城各城区的吆喝声还各有特色。“比如卖冰糖葫芦的,东南城的吆喝出来,干、倔;西北城大宅院多,小贩的吆喝优雅、深沉;在王府井附近吆喝的,多是小伙子,声音甜、脆,又响亮。”

  叫卖技艺韵味足学成难

  今年初,崇文区政府公布的33项首批崇文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老北京叫卖位列名录之首。与很多老北京技艺一样,叫卖声也深陷后继无人的尴尬处境。臧老说,“吆喝,既要有规矩又要有艺术。”臧老笑言道,学叫卖难,想做他的弟子更难,只有掌握了整个叫卖技艺的百分之七八十,经过“面试”,才有可能拜他为师。但臧老还是表示,希望市民多多关注老北京文化,尤其鼓励年轻人学习老北京技艺。

  本报记者刘琳J015刘洁摄B149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