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广州房管局对房价的解释欲盖弥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0日02:13 金羊网-新快报

  近日有关广州房价的报道和评判五花八门,让人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该信谁的好。有专业人士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对于房价信息的统计标准应尽快统一,标准不统一还不如不公布,要公布就该有统一的口径。

  据报道,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宣传科技教育处处长表示:“广州3月住宅均价的变化主要是结构性变化。原来我们的统计没有列入花都和番禺,今年3月广州房管局的统计数据首次纳入了位于郊区的花都区。”

  这种说法前一句是对的,而后一句则不符合事实,因为花都和番禺的成交数据在两区并入广州市区不久就已经列入统计了,房管局网站显示2003年1月的成交数据就已经包括了花都和番禺,这样的解释实属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不仅不能释疑,反而授人话柄,似有欲盖弥彰之嫌。

  也有人认为,广州楼价的关键问题是供给结构和供给量问题,而在这方面目前还没有根本转变。目前,政府承诺的加大土地供应,按

房地产行业规律和建设周期,发生效力应该是两年后的事情。

  我认为这种分析也不完全正确,因为忽略了楼市预期的改变对楼价所起的影响作用。如果按这样的逻辑,地价近期才开始涨价,那也应当两年后才涨

房价;而现实并非如此,现在的高价楼盘有多少是高价拿地的呢?

  还有人认为,从“看大家是否都不买楼了;看楼是否多得到处都是,竞相削价卖;看政策是否加剧上述两种情形”三个方面来考量,广州的楼价仍未到顶;更有人认为,广州已经出现“高房价、高成交”现象,表明消费者已经在某种程度默默接受了房价高位运行的格局,甚至据此断定广州已经进入万元房时代。

  实际上,根据“成交量是否萎缩、高档楼盘是否滞销”就可以判断楼价是否已经到顶,而如果人人都不买楼、楼多得到处都是,而且竞相降价的情形还不断加剧,这已经不是“楼价到不到顶”的评判标准了,而是“楼市会不会有崩盘危机和风险”的判别标准了。

  而认为广州已经出现“高房价、高成交”现象,并据此认为广州已经进入万元房时代更是无稽之谈,与事实是不相符的。因为目前广州万元以上的楼盘并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越秀区和天河区,只有少数高价盘旺销,而多数高价盘是滞销的。韩世同(作者系广州知名房产研究专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5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