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释女子梦想“长住”劳教所(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0日03:03 国际在线

  关键词 冷漠

  哥哥拒认妹妹 生活无着被迫盗窃

  “我打电话叫哥哥,他总说 ‘没事儿就挂了吧’。”

  崔某告诉记者,在她相继失去亲人后,她把养父母膝下惟一的哥哥当成了依靠。可是,哥哥并不想认她这个妹妹。在崔某的记忆中,哥哥从她被父母领回家后就一直很排斥她。

  “没有血缘关系就不能当你的妹妹吗?”崔某曾经不解地问过哥哥,结果被他粗暴地推开。出狱前,无家可归的崔某希望能暂住哥哥那里,被他果断地回绝了。释放当天,崔某以前的嫂子、哥哥的前妻把她接回家暂住。

  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落户口。由于崔某以前和丈夫住在公婆单位的住房,公婆去世后住房被原单位收回,崔某想落户却没有接收地。她原来的户籍所在地石景山古城派出所希望她能把户口迁到她哥哥那里。崔某的哥哥不同意。“既然父母不在了,你还是自己靠自己吧”。一个月后,生活无着落的崔某因为盗窃831元被抓,后被送去劳教。

  由于连遭不幸,身在劳教所的崔某由于心情压抑导致癫痫病经常发作,有时甚至一天要犯五六次。每当这时,干警们就背着她一趟趟往医务室跑。根据崔某的表现,劳教所对她施行开放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她可以自由地在劳教所试工,而且能享受亲情聚餐。但是,没有人和她来团聚。进所两年来,崔某的哥哥从没有来看过她,她打电话叫“哥哥”,他也从不答应,每次都是不耐烦地说:“没事儿就挂了吧。”每到接见日,她都会躲在一旁流泪。

  关键词 留恋

  释放担心没人疼 想把劳教所当家

  “我不想走,我害怕出去没人关心我了。”

  昨天早上6点,崔某就起床收拾好行李,脱下陪伴她两年多的劳教人员统一服装,随后换上了干警送给她的一套崭新的服装。虽然即将获得自由,崔某的眼神里却满是茫然和不安。

  因为哥哥不愿接纳她,崔某出去后的第一个落脚点是去哥哥的前妻家。前嫂子早已另成家,三口之家挤在一间不大的平房里。那里也不是长久之地。“我可以找工作、自己租房子住,但前提是必须先落下户口,没有户口就办不了身份证,没有证件什么都干不了。”崔某又落下眼泪。“走一步再说吧,我只希望哥哥能考虑一下我的困境,帮我先把户口落下来。”

  吃完早餐,崔某一个人坐着发呆。这时,管教民警焦队长走了过来。“这是300元路费,出去后不要再走错路了。”队长递上钱,她的眼圈先红了起来。崔某见状一下子搂住她,失声痛哭。“我不想走,早把这儿当家了。我害怕出去没人再关心我,疼我了……”焦队长轻声宽慰,崔某的情绪稳定下来,表示出去后一定听队长的话,不再回来。8点50分,焦队长送崔某走出劳教所的大门,一直送到她上公共汽车。“出去后买张公交卡,坐车能打折。”汽车开动前,焦队长又嘱咐说。

  焦队长说,了解到崔某和他哥哥关系紧张后,队里也曾给他打过电话,但他不承认这个妹妹。这半年,干警们有意疏远她一些,就是希望她少点感情上的依赖性,能坚强起来。因为出去以后的日子会比较艰难。崔某说,她痛恨自己给亲人带来了耻辱和伤害,能理解哥哥的心情,但还是希望他能接纳自己。“我不需要他给我什么帮助,只要能帮我落户就可以了。有了身份后,我才可以打工赚钱,自己租房子住。我真的不会打扰哥哥的生活。”

  据焦队长介绍,崔某在劳教所的教育改造下表现不错,她自己也多次表示要改过自新,但是,她面临的问题是家人不愿意接纳她, “落不下户口,她的生存就难有保障。上了户口以后,负责刑满释放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部门会解决她的生活问题,困难户还可以申请低保。”焦队长说,崔某本质不错,是个很容易知足的人。如果有人能帮她一下,她肯定是个社会稳定分子。

  当事者说

  哥哥:她给我找事儿怎么办?

  昨天下午,记者接通了崔某哥哥的电话。“户口落到我家里,住在我家,她以后给我找事儿怎么办?”崔先生对妹妹经历的事情并不清楚,表示有十多年没怎么联系了。但称这些年来,她因为偷东西几进几出,她连父亲的退休金都偷过,父母就是被她气死的。“她要是踏踏实实的还行,如果出来还到处惹事,谁给她承担啊?谁挣钱也不容易,她身体又有病,我们三口之家的生活不想被她打扰,只能让社会来管她了!”

  民警:歧视阻碍他们重返社会

  据劳教所的焦队长介绍,对曾经走过弯路的人来说,他们回归社会后最怕的就是家人的冷遇和社会的歧视,这些都会加深他们的自卑心理,造成心理上的阴影。一旦生活没有保障或受到外界的刺激,深藏在内心的报复心理就会凸现,做出极端的事情来。

  焦队长还介绍了一个案例:“一名劳教释放人员因为无处容身,在睡了一段时间的水泥管子后,开始进入别人的家中盗窃,后来我们才知道,他盗窃的目的就是为了体会在屋里、在家里的感觉。”焦队长最后表示:“其实,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有的劳教人员多次进出劳教所,就是因为出去后生活没有着落。安置好这些人,也会减少他们重新犯罪。希望社会能接纳这些曾经误入歧途的人。”

  

  劳教人员

  实施三种管理模式

  2003年,北京市劳教局按照司法部探索劳教执行方式改革有关指示精神,开始试行“封闭式、半开放式、开放式”三种管理模式,至今已成为北京市各劳教所执法工作的基本模式。今年4月,北京市劳教局正式启动三种管理模式并进行了全面部署。

  三种管理模式,即根据劳教人员违法性质、现实表现、执行期限和社会帮教条件而实施的封闭式、半开放式和开放式管理教育方式,为人的转变提供了有益的激励机制。

  ■封闭式管理

  实行民警直接管理,教育劳教人员认错服法,端正悔改态度,树立遵规守纪意识,体现教育矫治的强制性。封闭式管理不少于3个月,劳教人员自入所之日起进入封闭式管理阶段,接受法律法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以及职业技术等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劳教人员应当在规定的区域开展活动。封闭式管理劳教人员的处遇是,每月可以申请拨打亲情电话两次;与直系亲属会见一次;可以按规定到所内超市购买学习、生活必需品。

  ■半开放式管理

  实行民警主导下的劳教人员民主管理,培养劳教人员认知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体现教育矫治的自主性。半开放式管理一般不少于6个月。劳教人员应当参加规定教育课程的学习,参加习艺性劳动。经大队批准,劳教人员可申请在规定的区域内自行选择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可以被批准表扬、减期、提前解教、放假等有关奖励。半开放式管理劳教人员的处遇,除获得封闭式管理的各项待遇,可在规定的时间、区域内自行选择文体活动;每日午餐、晚餐可以自费点菜;每月可以申请一次与亲属聚餐或团聚;可订阅内容健康有益的报刊;可外出参观;按规定办理放假。未成年劳教人员和收容教养人员拨打亲情电话可以不受次数限制。

  来源:北京晨报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