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白:从钢包“意外滑落”得出什么教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0日09:08 南方报业网

  文/潮 白

  从听到辽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厂的钢包“意外滑落”起,就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如此离奇的恶性事故真的可能发生吗?尽管是“意外滑落”吧,钢水冲进屋子吧,怎么可能夺去那么多人的宝贵生命?当时即武断地认为,这个“意外”一定是由并不意外的前提埋下了祸根导致。

  我这样说,基于自己的5年工厂经历。去今差不多30年前,笔者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铸造工人。说起铸造,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如果说灿烂夺目的商周青铜器,如果说我们日常使用的铁锅等都是铸造出来的,可能认识就会形象起来。铸造是制造型腔,也就是做一个铸件的空腔,最后一道工序便是浇铸钢水(铸铁件则浇铸铁水),跟清河特殊钢厂浇铸钢锭的原理等同。其时,“天车”(工厂里的起重、运输工具)吊着钢包,伴着地面哨子和手势的指挥,徐徐来到待铸件上方,然后一位穿着石棉工作服、戴着墨镜的工人,用一把长长的铁钎,奋力将钢包底部的开关推开,钢水便缓缓注入型腔。初进车间的时候,很喜欢看浇铸时钢花四溅的情景,电影里表现工厂的沸腾生活时,每每就是这样的场景;后来知道,其实那正是钢水出口没有对准铸件浇口的表现。打个比方说,我们往暖壶里灌开水,对准了,开水就径直流进暖壶里;而对不准,才会溅出水花。

  我至今清晰地记得,每当浇铸的时候,钢包沿线经过的任何地方,工人们都必须放下手中的活,躲在一旁,待浇铸完毕才能继续工作。正因如此,我就非常不能理解为什么清河特殊钢厂的钢包意外滑落后,钢包会正对着房屋(车间工作室,也是工人们间或休息的地方)的门;这也罢了,为什么屋子里居然还有那么多人在交接班。从“国新图片”给出的事故现场示意图来分析,要么是天车司机的操作不当——天车的宽度与车间的宽度相等,钢包既可以前后也可以左右运行,完全能避开地面房屋、大型设备之类;要么是厂房设计非常不合理——车间狭窄,钢包必须从房屋的上方经过。如果是前者,则天车司机的技术显然要令人质疑;如果是后者,在钢包经过时,交接班就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进行,所有人员就都应该暂时撤出屋子。尽管钢包属于“意外滑落”,百年不遇或者怎样,但无论如何,这个“意外”必须被考虑进去。此外,钢丝绳及其吊钩,都是每次工作之前必须检查的项目,显然,都被清河特殊钢厂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而这一切,统统不能算作“意外”的因素。

  在我原来工作的那家工厂,各个工种都有着严密的操作规程。那里也发生过一些事故包括重大伤亡在内的恶性事故,但事后严格地追究起来,无不违反了操作规程,都有“如果……、如果……”就不会发生的追悔成分。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耳闻目睹的诸多“意外”,概莫能外。32个生命被无情地夺去了,我想,把任何“意外”都看成并不意外,也许正是我们要从中记取的深刻教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