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化和商业化不应成为红色经典的归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0日09:33 河北日报

  “董存瑞炸碉堡”风波又起。董存瑞之妹董存梅一纸诉状把《大众电影》、电影《董存瑞》的导演郭维和央视专题片《电影传奇———董存瑞》告上法庭,称其侵犯了董存瑞的名誉权,要求公开致歉并索赔10万元。原告方还有董存瑞烈士陵园、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和董存瑞的战友肖泽泉、宋兆田和程抟九。(《青年周末》4月19日)

  网上流传的“董存瑞风波三大战役”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就笔者观察,“董存瑞炸碉堡”风波的实质在于红色经典在当下的命运问题,也就是说是否侵犯了董存瑞的名誉权仅仅是红色经典在当下命运的一个缩影。

  要弄清红色经典的命运,就应从红色经典的产生机制谈起。红色经典的产生可以看作是一个复杂、多重、多维度的过程,它的建立是自觉和有计划的,把文化生产和经典建构两个过程融为一体。作品一生产出来就被奉为经典,或一开始就是当成经典来创作的,如样板戏。简单地说,红色经典产生了一整套的话语体系和情感结构,国人在几十年时间内生活在这套话语体系和情感结构之中,不能不受到深刻的影响。

  但不幸的是,当下社会的某些文化体现为对历史叙事的不恭,对描述性、偶然性和非连续性的赞赏,以及对随心所欲打破种种规则的渴望。在这种状态下,一部分人失去了对经典的信仰与重新建立经典的冲动。经典存在的文化根基似乎已经被颠覆了,因为一些人以否定传统、嘲弄连续性、消解历史感为能事。

  简单地移植、搬演红色经典肯定难以获取往日的荣光。更何况有的创作者只是看中了红色经典潜在的商业价值,根本不下功夫认真体验生活并进行二度创作,马虎了事,粗制滥造,这怎么会有好结果呢?红色经典有先天的优势,但不可否认,也有时代的局限。这种矛盾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群体性的强化与个体性的不足。群体性的强化不仅使得英雄是集体的英雄,也是群众中的一员,也使得观众能够迅速与英雄认同,把英雄人物作为自己的楷模与精神的寄托。它的轰动效应和艺术魅力,正是当年时代精神与价值观念的投影。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英雄主义,但时代的变迁使我们越来越倾情于个性化的英雄与个性化的艺术。我们并非不愿意接受教育,却更多地增加了欣赏与娱乐的需求。

  应该说,红色经典的改编好比是在茫茫无垠的沙漠上发现绿洲并经营绿洲。经典的原有精神好比是保持这块绿洲长绿不衰的深深的水源。经典中的人物形象,则是与这深深的水源息息相关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一株株绿树,两者缺一不可。无法否认的是,现在红色经典作为一个淡淡的背景,正在被消费的欲求所掩盖,剩下的只是一种空洞的狂欢。红色经典以一种文化快餐的形式供人消费,成了消费社会打发时光、填补空虚的一种方式。对红色经典那种虔诚与仰视已经成了一种过去时。

  为此,如何使严肃的历史记忆和反思不至于完全演绎成为脱离现实的商业化和消费化,就成为红色经典再造的深刻命题。消费化和商业化不应成为红色经典的归宿!

  □朱四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