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11.1%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0日10:07 光明网

  国务院常务会议称须防经济过热;供水供热价格今年将上涨

  

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11.1%

  

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11.1%

  

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11.1%

  本报讯(记者杨华云李媚玲)中国经济当前存在过热风险。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1%,增速比去年同期快0.7%。而居民消费价格(CPI)比去年同期上涨2.7%.

  3月CPI突破调控底线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对于整个经济形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概括为“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但他同时坦言,当前经济如果继续加快,就有可能由偏快转向过热。

  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GDP为50287亿元,同比增长11.1%。李晓超表示,一季度的国民经济增速不仅比去年同期相比在加快,与去年全年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都在加快,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几乎都出现了加快的势头。而且目前的增长是“高位加快”,因为GDP已连续四年保持10%以上增长速度。

  此外,CPI比上年同期增幅高1.5个百分点。一些项目上涨较快,如食品价格上涨6.2%,其中粮食上涨6.7%、蛋上涨24.1%、水、电、燃气分别上涨5.1%、3.4%、3.7%.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的CPI同比上涨3.3%,这是去年以来单月CPI首次突破央行确定的3%调控底线。

  李晓超认为,虽然一季度CPI上涨2.7%,但仍在3%的全年调控目标之内。而且如果扣除上年第四季度因粮食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事实上仅上涨1.2%,与上年是持平的。

  李晓超还表示,今年还将对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改革,会涉及水、天然气、供热等服务项目价格上涨,但他介绍,国家会根据价格走势的变化适当把握政策出台的时机。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

  不过,在GDP和CPI增长明显的情况下,我国投资增速高位回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3.8%,比去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

  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会议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困难增多,节能减排任务繁重,货币信贷增长过快,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反弹压力,贸易顺差继续增加。会议强调,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避免出现大的起落。会议重点布置了7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居民收入」

  农民收入增长十年来最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9.5%

  本报讯(记者杨华云)关于居民收入,统计显示,一季度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较大,农民收入增幅为十年来同期最高。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5元,同比增长1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增幅高于上年同期5.8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60元,同比增加166元,增长1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增速高于上年同期0.6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同期增幅最高的。

  针对一季度农村消费价格高于城市,李晓超分析,主要原因是现在农村消费市场没有城市竞争充分。农村市场流通环节过多,市场规模小,是造成目前农村消费价格高于城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节能降耗」

  六大耗能行业平均增速达20.6%

  李晓超认为节能降耗任务依然艰巨

  本报讯(记者杨华云)统计显示,一季度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工业增速加快,是否会对中国制定的节能降耗指标形成压力?

  李晓超表示,各地区、各部门都在落实中央关于节能降耗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节能降耗的任务还很艰巨。一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平均增速为20.6%,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2.3个百分点。可见耗能大户仍维持较高的增速水平。这六大高耗能行业,主要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0.6%,化学燃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2.1%,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增长23.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7.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3.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5%.此外,一季度原煤产量、原油产量、天然气产量都在增长,总的能源生产总量增长了12.08%,从主要能源的生产情况也可以看出节能降耗的艰巨性。

  ■专家说法

  央行面临加息压力

  有专家认为须考虑国际因素,防止加息造成流动性更加过剩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偏快和过热的通道中,如果经济出现过热,将会加息。”李晓超在发布会上表示。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央行很可能在近期加息”。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认为,一旦CPI突破3%,央行将面临很大升息压力。

  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杨认为,宏观调控措施不会马上采取。“宏观调控它必须等到一种情况出现趋势后,才能够采取措施,一个季度还形成不了趋势。”对于央行可能近期再次加息的看法,李杨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只考虑国内因素。“如果再次加息,就会刺激国际投机资本进入,使外汇储备继续增加,然后就是本来已经十分充裕的流动性更加过剩,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李杨说。

  本报稿件/本报记者杨华云李媚玲央视经济新闻联播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