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丰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1日05:07 杭州日报

  

永远的丰碑

  1937年10月,按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及军政干部共约3000余人,在政委聂荣臻率领下留驻五台山地区,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扩大队伍,开展游击战争,收复敌占城镇,很快在平绥、正太、同蒲、平汉路之间的晋察冀边区形成了敌后抗日根据地。11月7日,以阜平、五台为中心的晋察冀军区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下辖四个军分区。11月下旬,日军调集2万余人分八路对根据地进行围攻。八路军采取游击战和集中主力歼敌的作战方针,歼敌1000余人,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粉碎了敌人的围攻,巩固了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展到30多个县。

  1938年1月10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河北阜平召开,会议经过民主选举,成立了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这是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敌后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

  与此同时,冀中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也得到迅速发展。1937年10月,共产党员吕正操率国民党东北军第五十三军第六九一团在河北晋县誓师抗日,部队改编为人民自卫军。1938年4月,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配合,粉碎了日军对冀中的第一次“扫荡”,奠定了扩大和巩固冀中抗日武装及根据地的基础。人民自卫军与河北省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并成立冀中军区,同时成立冀中区统一的政权领导机关——冀中区政治主任公署,吕正操任主任。

  1938年2月,毛泽东指示:红军可出动一部于敌后的冀东,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随后,晋察冀军区派第一军分区邓华支队向北平以西地区发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政权。5月,晋西北的八路军宋时轮支队和邓华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宋时轮为司令员,邓华为政治委员。6月,第四纵队向冀东挺进,策应、配合了冀东20余县20余万人的武装起义,为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到1938年底,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共辖70余县,拥有居民1200万,武装力量约10万。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