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联达54年皮影人生谁来继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2日14:41 北京晚报

  

路联达54年皮影人生谁来继承

  在西城区刚刚公布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西城派皮影名列其中。能够给驴皮和牛皮做的各色人物动物赋予灵魂和生命的正是北京西城派皮影第六代传人——69岁的路联达老艺人。昨天,记者在路联达家,听老先生讲述了他长达54年的皮影人生。

  机缘巧合:童年梦想终于达成

  路联达出生在河北迁西县三屯营镇。他从七八岁起就看皮影戏,经常傍晚跟着表兄们走上七八里地去别的村子看皮影。偏僻的乡间小路还经常有狼出没。看完以后每次回到家都要到晚上11点多,对皮影的热爱使他丝毫没有了对夜的恐惧,也就在这个时候,他暗暗下决心将来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皮影艺人。

  也许命中真的与皮影戏有缘,一个偶然的机会,路联达结识了德顺皮影剧社皮影艺术代表人物路家五弟路景安,并且成为他一生中惟一收下的一个弟子。

  义无返顾:辞去官职演皮影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16岁的路联达小学没毕业就进入皮影剧团。这时,萧条了很久的皮影戏又重新焕发出生机,老百姓花一毛钱就能看一场,演出几乎每场都满座。“文革”来临时,剧团被解散了,路联达被安排进北京第一轧钢厂当了13年轧钢工人。

  1979年,原来的皮影剧团重整旗鼓,更名为北京皮影剧团,快40岁的路联达辞掉车间副主任和工会副主席两个职位,还是选择了一直深深吸引自己的皮影。

  1983年,北京皮影剧团第一次走出国门,去西欧访问演出了3个多月。法国、意大利、奥地利、西德,剧团所到之处,观众都十分喜爱这种独特的东方艺术。在巴黎红磨坊剧场,观众几乎场场爆满,一次演出时路联达创造了12次谢幕的纪录。

  忧心忡忡:民间艺术后继乏人

  皮影表演分唱、念、做、打四部分,要求表演者一专三会八能,具备弹、唱、敲、打多方面的才能。口齿清楚、音色纯正、行腔拖韵、委婉优美。光唱腔就有京剧、评剧,还有曲艺,对演员要求很高。这就使得会这门艺术的人越来越少。

  路联达更明白皮影戏只有跟上社会的脚步才能有出路。于是他新创作了《妈妈的心》、《背爹》、《福娃寿星游北京》等。

  “这几年在天桥都很难见着北京皮影了,由于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现在跟我一辈的老艺术人大多已年过古稀,很少出来表演。演唱这门功夫已经快要失传了,如果再不组织传承,北京西城派皮影就要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了。”为了使皮影这门传统艺术后继有人,路联达敞开了学艺的大门,他的徒弟有大学的学生、街道的老太太、工厂的工人,还有幼儿园的老师。路联达说,要在有生之年把所有会的东西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下来,不但要留住这块民族艺术的瑰宝,而且还要让它发扬光大。龙露石峰J029姜真摄B149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