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就是走向文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01:04 哈尔滨日报

  孙慕天

  有一位科学家说,假如一次灾难把现在的城市乡村都毁灭了,那么,只要还留下一座图书馆,人类就不会灭亡,也不会倒退回茹毛饮血的时代,而是会把文明重建起来。所以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茨威格说的更具体:“任何地方,不仅我们这个时代,书籍正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各种科学的开端。”伟大人物是人类文明的代表,而这些人物的成长无一不是得益于读书,他们毕生热爱读书,与书相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马克思在给自己女儿写的《自白》中,在回答“您喜欢做的事”时,这位伟大的革命导师说:“啃书本”。

  然而,对读书失去兴趣似乎正在成为当下流行的时髦病,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一部分人中悄悄蔓延。近几年国民阅读率(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数量与识字者总体之比)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4%,2005年降至48.7%,首次不足半数。目前,我国有阅读习惯的人仅占总人口的5%,远远低于印度。据报道,在我国图书阅读者中,2005年人均读书4.5本,韩国11本,法国14本,而世界犹太人竟高达64本。在亚洲,韩国成年人的读书率为76.3%;印度人是读书时间最长的民族,每周为10.7小时。国人对书的认识是不是出了偏差?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重新谈谈书的重要性,唤醒那些胸无点墨、心灵荒芜的人,看来是完全必要的。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科技生产力的载体,不能想象,如果没有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会不会有近代科学和工业时代。但是,牛顿正是在18岁进入剑桥大学时,读了伽利略的《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和笛卡尔的《几何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写出《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这部巨著。今天是电子时代,我们已经无法想象没有电视、网络和手机的生活,而所有这一切源于麦克斯韦发现了电磁波。而麦克斯韦做出这样重大发现,最初是受到意大利人波斯科维奇的“力点论”书稿的启发。书是照亮社会变革的道路的灯塔。一部部启蒙主义的著作相继问世,如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著作吹响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号角,打破了中世纪的蒙昧,使欧洲步入了工业社会。同样,每个熟悉中国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严复的《天演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与社会革命》、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1920年)等书籍从思想上唤醒了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成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的思想起点。

  读书要读好书,首先是要读经典。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精华。经典就是精品,它集中体现了真善美的最高标准,是文化史上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经典是文化丰碑,是隽永的,经历了几百年、几千年的考验,是不会因时间推移而褪色的。经典是理想的文化范本,超凡脱俗,设定了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对终极关怀的诉求。

  阅读是无可替代的生命体验。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电视、互联网、手机视屏、MP3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立体媒介大有取代平面媒体之势。目前,电视受众10.7亿,普及率已达85.86%。互联网用户1.4亿,而且70%是30岁以下的人口。这表明,在我国青少年一代主要是依托立体媒介尤其是移动式获取信息,而阅读则正从他们的生活中淡出。难道读书真的已经成为应当被淘汰的陈旧生活方式吗?这是当代人最可怕的思想误区。

  影视是感性的,读书是理性的。影视是通过视觉图像和听觉音响直接刺激感官,而影响到人的意识,其手段是直观形象所诉求的,是感情和欲望,因此是非反思性的。而读书是通过文字构成的文本,在理性层面上,通过对概念和语句的解读,去把握其中所蕴涵的意义。读者通过逻辑重构提升自我意识,心灵得到升华,而人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观看影视是时间性的,阅读则是空间性的。看音像作品是实时的,是当下的在场感受,带有一过性,欣赏者的心理定位是瞬间感受,所体验的主要是情绪的波动、心潮的起伏和感官的愉悦。“快餐式”的消费文化产品的刺激性、浅近性、漂变性和模仿性,适应了商品时代高节奏的生活,成为苦于竞争的人群释放感情缓解压力的孔道,但也使人迷恋于其间,忘记了自我,成了纯粹的商品消费者。与此不同,读书是空间性的。书的每一句话,每一段落,都超越当前的时段而存在,读者可以在任何一个阅读点上停下来,并由此出发,浮想联翩,思接千里;也可以随时重读,含英咀华,反思回味。阅读是一个由浅入深的领悟过程,是主体的心灵的长途旅行,也是主体精神成长的历史。今天我们已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只有在德学才识上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成为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强者,而这样的人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成长起来。读书吧,读书会使你精神不再贫乏,生活不再无聊,人格不再卑下,使人高尚,使人聪慧,使人丰富,使人幸福,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