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搞了一个吃饭的基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02:11 都市快报

  记 者 杨 丽

  通讯员 李 艺 叶圣义

  本报讯 这是昨天温州永嘉县陡门乡东坑村食堂的菜单:

  早餐:面条和稀饭,面条配的菜是蔬菜炒肉,稀饭配菜是咸菜炒虾皮;

  中餐:红烧排骨、白煮猪头肉、白鱼炒酸菜、红烧牛肉;

  晚餐:西红柿炒鸡蛋、红烧黄花鱼、松花蛋、炒青菜。

  村里的伙食不错吧,但更特别的还是当地老人在这儿吃饭,是免费的。饭钱由“饭菜公益基金”出。

  这个基金,是由当地在外工作的村民出资成立的,省民政部门有关人士说,这是全省第一家村级基金。

  空巢老人吃饭成了一个难题

  东坑村有70多户300多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去了,留守的有30多个老年人,年纪在60岁以上的有7对。

  据东坑村村支部书记陈招角介绍,倒不是这些老人的子女不孝顺,子女们都在外打工做生意,也愿意接老人出去住,但老人在外住不惯啊。

  陈招角自己就是这样,老陈今年57岁,2004年春节,在外打拼27年的他回家过年。

  老陈的4个子女和老婆都在外地,空荡荡的老屋里,就剩他一个人,不免有点孤单。

  “这里没饭店,家家户户都自己做的,可像我一个人,做什么饭呢?”每当村口的路灯亮起,别人家飘出饭菜的香味,老陈就不免有点感叹,要是大家都集中在一起吃个饭,多好啊!

  老陈说,不光是他,村里其他老人也是这样,有时嫌麻烦,做一次饭菜,几天也吃不完,每天就热热剩菜剩饭。还有不少老人吃了上顿懒得做下顿,用饼干面包凑合着充饥。

  老陈就寻思着,在这个偏僻的村里,建一个和城里人一样的食堂,专门让那些孤独的老人来吃,而且食堂还要是免费的。

  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凑了4万元

  今年过年时,在外的村民都回家了,老陈把这想法跟几个人一说,大家都挺有感触的。

  叶际周兄弟三个在山东做灯具生意,父亲过世得早,家里就剩老母亲一个人。他们对妈妈的生活起居,也是一百个不放心,“如果办起来,我也来出份力!”他和另一个陈姓村民都拿了一笔钱,交到老陈手上。

  很快筹了4万元,作为“饭菜公益基金”的启动资金。

  村里的柯珠香老太,61岁,老伴几年前过世了,7个女儿都在外闯荡,家里也是一个人。“反正我一个人吃饭也是吃,再多点人吃饭,也是吃,我会做饭的,我来烧饭好了!”老太太自告奋勇要掌这个勺。

  食堂先暂时“搭”在柯老太家。

  上个月18日,食堂第一次开饭,30多个老人排排坐,围成8大桌,一餐饭吃下来,老人们都乐得合不拢嘴。

  免费食堂的菜从不过夜

  免费食堂有个标准,一日三餐,标准在100-120元,中晚餐必须四菜一汤。

  为了保证老人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每天的菜,都是乐清那边的菜场送来的;菜也从不过夜,剩菜全部喂猪。

  节假日,食堂都加菜,从四菜加到八菜一汤,这八菜里,只有一只是素的。

  这个食堂还想办成自助式

  这个免费食堂,老陈还想再办得正式点,更“洋气点”,他现在正着手找间房子,专门用作食堂。

  还有,他已买来了几十只餐盘,改成自助餐式。

  因为目前,大家还是围成一桌吃,像在饭店吃饭,有的吃得慢,有的吃得快,吃得慢的人可能一口荤菜也吃不到;而有的老人吃起来,跟自己家里的习惯一样,喜欢边擦鼻涕边吃,这多少有点不卫生。

  “蔬菜、饭随便吃,想吃多少就盛多少,荤菜每人一份。”老陈说,“嘿嘿,这样就跟城里的食堂有点像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