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中,他用身躯作“路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06:29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简历:1983年,25岁的陈德华子承父业,当上雀儿山五道班养路工人,1988年担任道班第十六任、也是第一任藏族班长,198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开始担任甘孜州公路局甘孜公路分局工会主席兼雀儿山五道班班长。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等荣誉。

  感言:用一辈子时间去做好一件事,固然很难,但终究能成事。

  ■本报记者陈建兵从外表上看,陈德华几乎还和过去一样:两抹浓黑而微微翘起的八字胡,黝黑的脸上,风吹雨打后粗糙的皮肤上刻着深深皱纹。但与他握手你会感觉到,手指骨节粗大的双手已不如从前有力。

  “现在山上都是些老头儿了。”4月20日,一见面,陈德华的话让人感慨。这位在海拔5000多米的甘孜州德格县雀儿山上工作的道班工人,已在他养护的路上辛勤工作25年。而他工作的道班,是三千里川藏线上海拔最高的一个道班。

  “养护好公路是我们最大的职责。”25年前,陈德华第一次登上雀儿山时正值“黄金季节”,但从小就听说“山鹰飞不过雀儿山”的他依然吃惊不小,因为这里除了石头,就是那条蜿蜒曲折的317国道。“我就要在这里工作?”陈德华问刚退休的父亲。父亲肯定地回答他说:“记住,你是一名道班工人,不是因为山在那里,而是因为公路在这里。”

  就这样,陈德华开始和工友们在这个“春夏不长草,氧气吃不饱,终年雪不断,四季穿棉袄”的雀儿山上养护10公里长的公路。“每年最心焦3个时期。”工作久了,陈德华摸索到大山的“规律”:除保证公路在近9个月的风雪天里畅通无阻外,更要利用好难得的两个月相对无霜期养护好公路,还有就是春夏交接时对雪水泥石流的防治。

  在雀儿山养路是件难事,因为这里缺乏养路材料。陈德华和工友们只能用双手一点一点地从岩缝中刨出风化的沙土,然后将这来之不易的泥土一层又一层地铺在公路上。让人难以置信的是,25年来,陈德华所在的五道班的养路质量保持甘孜公路分局的前三名。

  对于走过雀儿山的人来说,陈德华还是他们的“保护神”。每年9月中旬,雀儿山进入令人“恐怖”的冬天:大雪纷飞,一片白茫茫,分不清哪里是悬崖哪里是路面,一旦出事就是车毁人亡。车到雀儿山垭口,驾驶员都异常小心,遇到“风绞雪”时更不敢贸然行动。每到这样的紧急关头,陈德华就会出现在汽车前,大声招呼司机“跟我来!”他用自己的身躯作“路标”,一步一步地引导车辆过山。

  “就是今年这样的暖冬天气,他都当了三回引路人。”工友说,每当一回“路标”,衣服被雪水浸湿后经寒风一吹,他的身子都快变成一根冰柱了。

  陈德华说,看见一辆辆汽车安全通过雀儿山,是他最大的幸福。记者问及他的心愿,他说,他最希望看见雀儿山的隧道打通,“那样,五道班和所有进藏的人一样可以平安‘下山’。”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