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451公斤中华鲟女王从北京运回荆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07:10 荆楚网-楚天金报

  昨日,记者从长江水产所研究员危起伟那里,了解到两尾中华鲟回家背后的故事。

  中华鲟来了鲨鱼搬家

  为保护中华鲟,2005年,长江水产研究所与北京海洋馆合作,利用海洋馆较好的驯养条件和设施,进行大型野生中华鲟水族馆驯养和产后亲鲟康复试验。

  为此,北京海洋馆鲨鱼馆搬迁了所有鲨鱼,将鲨鱼展示缸改造成为一个具有中华鲟原生态模拟环境的理想居所。

  该馆占地920平方米,驯养池长28米、宽11米、深4.5米,池底铺设了洁净的沙石,并根据中华鲟饲养要求将水温控制在20.0℃-23.0℃,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大型中华鲟驯养池。

  潜水员“保姆”

  中华鲟具有生殖洄游期间不摄食的习性,其从海洋进入淡水至繁殖后回到河口前,便不再摄食,持续时间约15个月以上。此期间其能量来源于体内储存的

脂肪等营养物质。因此,能否主动摄食是中华鲟亲体实施人工繁殖后能不能成活的关键。

  这两尾中华鲟刚住进海洋馆时,也是不吃不喝。后来,海洋馆采用诱导摄食技术,每次由潜水员为它们喂食;最后,它们终于主动摄食,身体逐渐康复。

  坐“专车”

  两条中华鲟长约3米,体重分别为160公斤、451公斤,从北京运回荆州,路程1300多公里,怎样才能平安回家?

  危起伟介绍,他们发明了一种专用运输箱:内空长4.5米、宽2米,可装水9吨。箱体四壁有0.1米厚的海绵,底部是光滑的不锈钢,防止鲟鱼与箱壁、箱底产生碰撞摩擦而受伤。箱内有专用供氧系统和水质监测设备。

  配“呼机”

  这2尾中华鲟亲鱼将配备声呐标志牌和锚标标记进行跟踪,可实时监控它们的游动状态和生存情况。如发现异常,会及时捕捞上来,必要时会再送回北京海洋馆疗养。

  危起伟说,将已恢复体质的产后野生中华鲟放归长江,可补充日益减少的野生中华鲟种群。

  中华鲟在挤卵后可以康复了,但如何让它再一次产卵繁殖,这是困扰专家们的又一个难题。危起伟说,此次他们将两尾中华鲟放归长江,就是要观察它们能否再度产卵,这对挽救整个中华鲟家族来说意义重大。(记者杨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9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