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电梯“吞”了31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12:27 新闻晚报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

  当电梯成为我们生活当中频繁使用的一种工具时,电梯运行的质量问题也不时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上演着现实版的生死时速。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近年来我国电梯事故频发,2006年全国共发生电梯严重以上事故39起,死亡31人。

  2007年3月12日,大连市最高建筑———世贸大厦电梯也发生了事故,19人受伤。

  在事故中受伤的卢先生告诉记者,3月12日中午12点,他和同事像往常一样搭乘电梯去楼下吃饭,下行到三楼时,电梯突然间沉了下去,随着“咚”的一声巨响,电梯内所有人的脚底下感觉就像有炸药包爆炸了似的。

  事故原因初步认为:电梯超载后,没有发出任何警报,也没有停止运行。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记者更意外发现,世贸大厦的物业公司没有在2007年3月8日安检期限截止前对电梯进行国家规定的强制性年检。

  我国《电梯安全监察条列》第33条规定,在用电梯实行安全性能定期检验制度,定期检验周期为一年。使用单位必须在定期检验周期届满前1个月向电梯安装地规定的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并在年检合格后方可更换“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年检有效期的电梯不得使用。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电梯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急剧增加,是世界上电梯增幅最快的国家。但电梯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同时,电梯事故也时有发生,仅2006年,全国发生的电梯严重以上事故就达39起,死亡31人。

  造成电梯事故的原因很多,但基本上都是电梯运行质量不合格的结果。而电梯的运行质量主要依靠三个环节,即生产、安装和投入使用后的维修保养。从质检部门在监管中的统计看,电梯运行质量的主要隐患大都出在第三个环节,发生事故和故障多数是维保不到位造成的。

  据记者调查,近年来电梯维修保养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以北京市为例,目前运行的电梯总数约75000台,维修保养企业已达250家,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激烈的竞争使部分维修保养企业采取低价策略来承揽业务。但是,较低的价格难以承担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来完成检验的项目,后果就是偷工减料,偷工减料的后果有可能就造成隐患,隐患的结果有可能造成故障,甚至是事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