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女导游自曝宰客黑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02:33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郑建彬 实习生 胡静

  关注理由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游客吃回扣,这似乎成了导游们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这个局能破吗?景区宰客这种常态能改变吗?

  为此,武夷山市工商、旅游等部门截至目前已查处了11起商场给导游回扣案件,这会不会影响到一个旅游城市的财政收入?这种整治到底能坚持多久?

  “五一”黄金周转眼即到,出游时,该如何提防旅游陷阱?如何避免挨宰?如何舒心出游?如何才能在景区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带着一系列的疑问,连日来,记者在武夷山调查采访了部分旅游从业人员,他们自曝旅游业黑幕,慨言整治商业贿赂、查处导游回扣案件“风暴眼”中的武夷山。

  目的就一个:在五一来临前,提醒游客出游时注意种种旅游陷阱,避免上当受骗。

  【案例剖析】

  人头费、回扣数额惊人

  导游带游客到景区的商场购物,不但能得到商场提供的“人头费”,还能从游客购物中,抽取30%~35%的回扣。

  武夷山一商场支付

  导游司机2万多元

  近日,武夷山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一起被查处的案件:武夷山景点一家商场和某旅行社导游之间私下商定,只要导游带游客进该商场,商场就付给导游3~20元/人,当做“人头费”,还一次性给旅行车的司机50~100元作为“红包”。如果游客在该商场购物了,商场按购物款的30%~35%,支付给导游回扣。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该商场给导游、司机的回扣多达2万多元。

  据该负责人介绍,打开当地商场的一些记录,发现里面一笔笔记录非常清楚,最多的一笔是给导游的购物回扣,多达数千元。该负责人称,商场给导游回扣,已构成商业贿赂,工商部门将对给导游塞回扣的商场实施没收非法所得和罚款的行政处罚。同样,当地旅游部门也对收受回扣的旅行社导游、司机进行相应的处罚等。

  导游将一些景点

  “打入冷宫”

  “旅游景点的商场几乎百分百向旅行社导游支付回扣。”关于导游收取回扣,在业内人士看来,已是公开的秘密。除了商场,部分景点的门票也存在给导游塞回扣的情况。

  比如前不久记者到湖南张家界旅游时,当地导游就对记者说,他替游客买10张门票,就能得到一个免费名额,一张门票高达200多元。如果导游带一个团去张家界,有40人,单门票一项,他可挣800多元。

  武夷山当地一家旅行社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了回扣与导游的关系:旅游高峰时,武夷山天游峰总是人山人海,可景区内另一座山峰,在景观等方面和天游峰各有其特色,但由于上山的路比较难走,因此没有什么商贩,结果导游竟不愿意带游客去。武夷山其他许多景点遭遇与此大多类似,这造成武夷山自然风景的极大浪费。

  统计显示,从2003年至2006年,在武夷山市消委会、12315申诉举报服务台受理的外地游客的投诉案件中,约27%直接或间接与回扣有关。

  【自曝内幕1】 景区60元茶叶可卖680元

  小燕(化名),今年只有24岁的她因怀孕刚刚退出导游这一行。她说,如果不是要当个贤妻良母,她绝不会这么早退出,“导游挣钱挺简单的。当导游有点像骗钱,我不做了也好,当给我孩子积点德。”

  在承诺对其保密的情况下,她披露了自身5年导游生涯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回扣羊毛出在羊身上

  “从福建省旅游学校毕业后,我就到武夷山一家旅行社当了导游,刚开始觉得挺郁闷的,因为底薪只有700元,但有老导游对我说,其实要不要底薪都没关系的。

  “很快,我就体会到这话的‘真谛’了。

  “一般来说,我一个月上15天班,单单‘人头费’一项就可赚3000~4000元。到景区旅游,基本大家都会买点东西,再收取一些回扣,这样下来,一个月收入1万元并不是什么难事。

  “导游能收到这么多回扣,那商家卖的东西的利润会有多高,我给你举个茶叶的例子吧。

  “武夷山的大红袍茶叶闻名海内外,20克极品大红袍曾被拍卖了数十万元。而在武夷山景区周围,到处都能见到卖大红袍的,我们业内有个笑话,进了景区,价翻10倍,举例说,有商家出售500g的大红袍,他叫价1500元,后游客还价到680元,商家好像觉得很亏出售了,还会告诉你,基本没赚钱,其实这个茶叶的价格,可能只有60元。”

  景区购物实用招数

  “除了茶叶,一些土特产等,也会相对贵一些,”她说,“在景区,景区内的物价会高一些,如果贵10%~15%左右,这样的价格可以接受。”但她也提醒说,如果要买茶叶,最好对茶叶要多点了解,什么样的茶值多少钱,这样你才能心里有数,尽量不会被宰。她还说了一个很实用的招数,最好到市区大商场购物,如果不得已非要在景区购物,可以先找朋友问问市区商场的价格,然后加价15%左右,这个价格比较合适。

  【自曝内幕2】

  武夷山旅游需警惕陷阱

  根据女导游小燕的介绍,记者整理出几大陷阱,仅供广大游客参考:

  大红袍。武夷山最出名的是大红袍茶叶,但游客在市场上买的所谓“大红袍”,绝对不可能是母株产的,一旦被告知是母株产的,一定是假的。

  还有,在武夷山出产的茶,基本都被冠以大红袍,有二代、三代等之分,价格相差巨大,游客要购买时,最好有茶叶专家陪同选购。

  “万能”蛇药。在景区内,有个地方卖的是蛇药,有人专门亲身表演,用烧红的铁管等“烫伤”手脚等,然后用几乎“万能”的蛇药一抹就好,连疤痕也不留,其实这是一种障眼法,表演的人根本没烫到自己,蛇药也根本不可能有这种效果。

  特产。武夷山还盛产红菇等,其实真正的红菇产量不是很高,据说有不良商家用色素等将一些菇染成红色,然后高价出售。提醒,如果要购买,一定得去正规的大型商场购买。

  漂流。武夷山除了门票外,还有一些自助游项目,比如说漂流等,这些游玩项目票价不菲,都会给导游相应的回扣,如果不是非玩不可,可不玩。

  【整治成效】 查处回扣取得良好效果?

  从去年4月到现在,武夷山工商部门和旅游部门联手整治商场给导游回扣刚满1年。

  据介绍,当地采取的方法是打击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动员相关业主拒付回扣,至今已先后查处11起给导游回扣的商业贿赂案。

  “导游诱导旅客购物并从中收取回扣,一度是各大旅游风景区的痼疾。武夷山经大力整治后取得良好效果。”武夷山市工商局一相关负责人说。根据武夷山市工商局提供的资料表明,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到武夷山的游客数量同比增长20%,而工商部门接到的游客投诉量却下降了58%,且没有一件与商业回扣有关。

  在武夷山景区,某茶行的一位老板也告诉记者,以前得靠给导游回扣,来吸引导游带游客到自己的店消费,如今回扣取消后,店里商品价格下降了18%,销量比以往上涨了不少。

  一个卖土特产的商家也说,以前由于回扣因素,使得商品的价格比平时涨了不少,做生意靠的是回头客,“长此高价下去,富了导游,却让游客对一个景区的形象另眼相看。”

  记者在武夷山采访期间,不少旅行社的负责人也纷纷表示,杜绝给导游回扣,绝对是有好处的,对于让旅游市场走向正规化绝对有帮助。

  但有人也质疑,目前武夷山名气正在进一步提升,比如,2005年,游客达375万人次,而到了2006年,这个数字变成435万人次。“游客这么多,旅行团那么多,商家那么多,难道真的只有11起给导游回扣的商业贿赂案件?”

  【各方说法】

  整治和收入的博弈

  对武夷山整治旅游市场的行为,深圳揭黑导游邬敬民说,自去年起,国内不少旅游城市都在这样操作,但能实施多久,还是一个未知数。很简单,不少和武夷山一样的旅游城市,旅游收入成了该市财政收入的主导力量,一旦打击过大,当地政府有没考虑到会对收入造成影响?

  武夷山一名当地导游更坦言,如果没有“人头费”、没有回扣,要知道,一个导游一个月的收入,可能不到1000元,谁还去干?除非把导游的工资提高。

  省内一名专家表示,整治旅游市场,必会牺牲一些暂时的利益,甚至旅游收益可能会有小幅度的下降,但是整顿之后,可能会换来更好的将来。

  对于武夷山市目前的做法,该专家表示,力度还不够。他举例说,海南在被曝出潜水300元,导游收回扣270元的天价回扣后,海南省在去年9月,公开曝光一批违规的旅行社和导游,依法立案和查处了违规经营的旅行社、景区点、宾馆酒店50家,其中已依法处罚了20家,查处导游53人。

  “如果武夷山真的要大力整治旅游业的话,何不学学。”他说。

  “打击过猛可能会带来一个副作用,就是导游不大愿意带游客去购物什么的,或者有部分旅行社干脆不到武夷山来,短暂性可能会对当地的收入等造成影响。”当地一政府官员表示,用长远的眼光来看,打击导游收回扣,不能是一阵风,由于存在取证较难等,需要相关部门长期坚持下去,这对净化旅游景点,让更多的人前往,将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武夷山目前的打击还算比较成功。

  武夷山市工商局、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商场给导游回扣这一“痼疾”的整治将会继续。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