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没有第三条道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06:48 东方早报

  汪伟民上海外国语大学国关院院长助理

  法国大选第一轮投票结果揭晓,没有一位候选人有足够的实力在第一轮投票中直接胜出,早先民调居前两位的候选人,执政党候选人萨尔科齐与社会党候选人罗亚尔顺利出线,预示两人将在两周后对决,角逐总统宝座。

  始料未及的是,中间派候选人、曾叫嚷抵制北京奥运的贝鲁魅力不敌罗亚尔,“黑马”停驻,看来在法国,“第三条道路”尚缺乏合适的政治土壤和政治时机。极右翼领导人勒庞更是遭遇“滑铁卢”,创下了他最近三次大选最低的得票率。

  本轮大选至此,至少反映了以下一些信息。

  一是法国选民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近85%的选民参加了投票,创下25年来选民登记人数的最高纪录。表明法国人渴望政治变革,期待更有朝气和活力的领导人能够弥合日益分裂的法国,并提升法兰西在世界舞台和欧盟内部每况愈下的国际地位。

  二是此次大选吸取了2002年的教训,各大政党牢牢守住了本党的基本票源,没有给极右翼力量留下多大的政治空间。左翼人士大多投给了罗亚尔,避免了当年若斯潘败给勒庞的耻辱;萨尔科齐则紧紧抓住了右翼的强硬派力量,成功蚕食了勒庞的票源。可以说,勒庞的败北表明极右翼势力已被赶出法国的主流政治力量。

  三是候选人选举手段和政治动员花样翻新,博客、个人网站、网上投票等网络手段广泛使用,反映了信息时代选举政治的新特征,也突破了欧洲大陆传统政治的运作模式,草根政治对精英政治、权威政治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罗亚尔脱离党内大佬的政治樊篱成功胜出,正是得益于这一新的选举模式。

  四是如何解决国内积重难返的政治和经济问题成为竞选人能否获胜的关键。主要候选人在对外政策方面,如对美关系、对欧政策、伊朗核问题、对俄政策和能源战略上基本相似,但在移民政策、打击犯罪、经济改革、弥合社会分歧方面却存有重大分歧。

  预计在未来两周内,对上述内政问题解决的能力、相应的政策,及争取中间选民的策略将直接决定两位候选人的成败。

  但就目前来看,无论是执政能力还是政治基础,萨尔科齐的优势都要大于罗亚尔。

  萨尔科齐担任过内政部长,优势明显,而这恰恰是罗亚尔的软肋。罗亚尔起初并不是左翼最强力的候选人,只是社会党内部混战和折中的产物。她缺乏必要的国际知识,只当过政府的低级官员,能否胜任总统之职一直备受质疑。

  在第一轮投票中,极左翼力量总共只获得了35%的选票,这表明“法国的政治地图已决定性向右偏转”。在第二轮对决中,萨尔科齐较易获得极右翼选票,他如果再能获得贝鲁选票中的一半,即可轻松获胜。如果罗亚尔欲取胜,则须获得投向贝鲁的所有选票。而贝鲁所领导的法兰西民主联盟一向有与保守力量结盟的传统,因此,除非罗亚尔放弃其极左的经济言论,否则很难获得中间派的支持。

  在后期竞选策略方面,罗亚尔采取的策略是攻击萨尔科齐的粗暴和强硬,指责他是“一个危险的独裁者,将撕裂这个社会并引起恐惧”,并努力将自己塑造成社会分裂弥合者的形象。而萨尔科齐则主要强调经济革命、压制犯罪,同时软化强硬形象,表示将“保护所有对未来充满忧虑的法国人”。他一方面大谈马丁·路德·金的理念与梦想,另一方面采纳勒庞某些有关“法国人优先”的用语,以迎合极右翼。

  目前法国多数公共舆论调查机构预测,萨尔科齐在第二轮选举中将以4到8个百分点战胜罗亚尔,一些欧洲媒体也纷纷认为罗亚尔将最终败北。

  然而,不管谁当选法国总统,有几点是无法回避的。首先,这位总统将是出自婴儿潮的第一位法国总统,暮气沉沉的法国政坛将为之一新,过去那种帝王式的总统将受到掣肘;其次,目前的两位候选人都难以取得压倒性的胜利,预示着法国仍可能出现左右共治的政治格局,即一位右翼的总统加一个中偏左的议会,或一位左翼的总统加一个中偏右的议会;最后,新总统将继承一个分裂和脆弱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失业率是发达国家最高的,青年人的失业率更高达22%,经济增长率在欧盟国家中只高于葡萄牙,公共债务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6%,因此,这个国家难免是动荡不安的。

  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一个求变却又怕乱的国家,一个在变革和秩序中难以平衡的国家。这就是现在的法国。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