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试的干部不一定是好干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08:10 南京晨报

  此次公选突出选拔年轻干部、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并且在程序上还增加了驻点调研、民主推荐等程序,我省第四次公开选拔干部这些新的变化意味着什么?昨天,记者专访了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刘长江教授。

  让非党员干部给党员干部带来压力

  此次有多个职位定向选拔,这些新的变化意味着什么,又将带来如何的影响呢?

  刘长江教授介绍,此次公选定向选择非中共党员,这就在实际中创造机会,调动党外人士和民主人士的积极性。同时非中共党员干部进入党政机关也会与党员干部形成对比,这些也会给中共党员干部造成更大的压力。通过比较,看到各自的不足,从而长期共存,互相促进。

  “妇女要顶半边天”

  刘长江认为,定向选择女干部有多重意义,他比较看重的是女干部的存在本身对社会的示范作用。“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但在领导干部中,女干部还远远没有达到‘半边天’,且社会上在就业时还有对女性的歧视等。”他认为,公开选拔女干部,给全社会树立了一个榜样。

  年轻干部将改变干部的知识、能力结构

  对于年龄的限制,刘教授认为这是干部年轻化的一部分,也是干部年龄梯次结构的一部分。从另一方面说,社会形势发展很快,对党政机关干部的能力和知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35岁以下的干部正在学习中,或是刚刚结束了学习不久,掌握了很多45岁干部所不具有的新知识、新技能,这将有利于改变干部的知识、能力结构。

  “会考试的干部不一定是好干部”

  对于此次公开选拔中程序的变化尤为注意,增加了驻点调研,增加了民主推荐,程序增加到7项,降低每一项的淘汰率等。刘长江教授认为,过去的选拔笔试阶段淘汰了95%的人,“我们有句话是会考试的学生不一定是最好的学生,同样,会考试的干部不一定是最好的干部”,比起书面理论,他认为干部更重要的是有实际工作能力。而此次公开选拔的程序进行了修改,驻点考察和民主推荐可以看到一个干部的群众公认度,每个程序的淘汰率降低,给了每个人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

  “公推公选的干部也应有淘汰制”

  刘长江教授同时也看到了“公推公选”一些需解决的一些问题。首先,对于公推公选产生的干部,他认为“即便是公推公选,一旦上台掌握了更大权力,仍然需要监督”。且公推公选领导干部还不能自动解决领导机构庞大,人员臃肿的问题,这个问题甚至还可能削弱公推公选领导干部的工作成效。

  作者:刘海琴/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